【新唐人亞太台2014年8月23日訊】大腸癌已連續4年蟬聯國人癌症排行榜首位,台灣每年約有八千多名患者,許多人聞之色色變,我們直擊一位台中病友的成功抗癌經驗,只要早期發現並配合醫療團隊的分工治療,患者就可以獲得最佳照顧。
主持人:「「腸」保健康。」
切下蛋糕,醫生和病友一起慶賀戰勝病魔,重獲新生,他們是曾經罹患大腸癌的病友。
病友 樓先生:「我當機立斷就是說,既然碰到了那就趕快處理掉,所以我馬上就答應馬上就作外科手術,切掉以後就外科再轉腫瘤科,現在也都過來了。」
擔任電表抄表員的樓先生,做大腸癌篩檢發現有糞便潛血反應,經檢查確認是大腸癌第三期,開刀後接受8次為期約10個月的門診化療,現在的樓先生不論生活和工作跟以往沒什麼兩樣。
病友 樓先生:「現在都很好啊,一般同事碰到我說我有這個(大腸癌)他們不相信,他說看不出來啊。」
衛福部臺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 林俊良:「目前都有很好的藥物去預防化療本身的副作用,所以相對來講,再加上目前又有血液腫瘤科醫師,來幫忙照顧病人在化療這段時間的一些不適,所以基本上病人會承受到的不舒服和壓力,可以盡量幫他減到最低。」
各科醫師分工合作,各司其職是癌症治療的新趨勢,醫生說現在國人大多三餐外食又少疏果,建議民眾要定期進行大腸癌篩檢,只要發現得早,透過醫師專業的評估與治療,大部份可以獲得完好的控制。
新唐人亞太電視 邱添喜 詹詠茹 台灣台中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