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志義:中國計劃經濟時代的經濟危機

Facebook

中國經濟會不會「崩潰」?這要看我們怎麼理解「崩潰」。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非自然力帶來餓死幾千萬人,算不算「崩潰」?如果那不算崩潰的話,那世界上就沒有「崩潰」一說了。我們曾說社會主義沒有資本主義的生產過剩危機,但短缺是不是危機?社會主義的實踐已經證明,社會主義長期存在短缺。配給是社會主義國家的一個普遍現象。主流意識形態吹噓中國前三十年建立了獨立的工業體系,是一個偉大功績。可中國在那個時代,那一項工業產品不是短缺?

危機是資源錯配。錯配是生產資源配置不當。經濟發展的唯一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本體現是消費水平的提高。如果生產資源的投入不能帶來人民消費水平提高,此種投入便是浪費,此之謂危機。過剩固然是錯配,短缺難道不是錯配?過剩是有生產投入,卻生產了人民不需要或暫時不需要的產品和服務,短缺則同樣有投入,卻沒有人民需要的產品或服務的充足供應。有獨立的工業體系,卻沒有充足的工業產品供應,要這工業體系何用?所以投入這一工業體系的資源,其中很多是浪費,並不能產生滿足人民需求的產品。如果一個國家說有鋼鐵產量多少多少,或者工業企業多少多少,或者GDP多少多少,很多甚至大多產品卻長期處於短缺,能說這個社會沒有經濟危機?投入很多,產品卻長期短缺,這種投入難道不是浪費?

市場經濟一個最本質的特點是以市場需求為生產導向。它不是理論上的,而是由市場機制所決定。市場經濟是交易的經濟,你生產的產品只有有人買,你的生產才能進行下去。買的人越多,你的收入越多。而買是為了消費,買的人越多,說明更多人的消費水平在提高。所以生產者追求更多收入的努力,會帶來社會消費 水平的提高。每一個生產者都是為自已,沒有為他人為社會的思想,但市場能把生產者追求個人利益的行為和過程,轉變為社會整體消費水平提高的過程。因而市場經濟能保證社會生產發展的唯一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所以市場經濟很難產生短缺。即便某一產品出現短缺,也能迅速消除。我們聽說過資本主義經濟出現過長期「短缺」嗎?同時,市場經濟的生產決策是分散的個體決策,某一個體決策可能因需求預測不準產生決策錯誤,但絕大多數生產者的決策不可能出現錯誤,分散決策能保證社會總體決策正確。

計劃經濟或政府主導的經濟則完全不同。那麼,計劃經濟或權力經濟有什麼特徵?

1,它以政府目標為經濟發展目標。雖然政府口頭上也是以人民需求為生產目的,但絕不會像市場經濟那樣以人民需求為唯一生產目的。政府目標包含有政治考量、官員利益、以至於個人面子等等因素。這就使官員決策經常脫離人民需求而造成生產資源浪費。「以鋼為綱」,「以糧為綱」只是專家在書齋中推導出來的,集中全力發展原子彈,明顯包含政治因素,而「面子工程」這樣的荒謬決策,也只有權力經濟才可能出現。

2,官員決策是一種主觀決策。市場經濟則是客觀決策。社會需求充滿個性,複雜多變,且不斷發展。任何人,那怕是天才,都不可能量化的預知社會總體需求、需求結構和需求變化。市場經濟中,社會個體是通過市場價格來預測需求,而市場價格(非政府規定而是自然形成的價格)是需求的客觀反映,所以社會總體決策一定正確。計劃經濟對需求的預測則是一種官員想像,計劃經濟生產資源配置決策脫離人民需求的概率,比市場經濟高出百倍。

3,生產決定消費。國家生產什麼,生產多少,社會就消費什麼,消費多少。計劃經濟之所以沒有出現市場經濟那種一個或一批企業破產的現象,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它剝奪了個人的消費自由。計劃經濟是國家投入,國家指令生產,生產的產品由國家收購,再通過國家的權力分配到個人。於是消費由國家規定(計劃經濟時代的貨幣是一種分配憑證,即配給憑證,而非是商品交換的一般等價物),個人沒有消費自由。所謂的人民需求是國家確定或官員想像的需求,而非是建立在消費自由基礎上的需求,當然也就談不上以人民需求來安排生產。

4,官員具有強大的資源調動能力,能根據自已的偏好,「集中力量辦大事」。但社會並沒有什麼「大事」,「大事」只是官員為了個人目的或主觀臆想出來的。當把所有資源集中於某一「大事」時,固然更有可能把這事辦好,卻由於資源過份集中某一項目,將擠佔其它項目的資源,影響其它項目的合理髮展。經濟是一個相互聯繫的整體,任何突出單一項目的經濟,都是結構失衡的經濟。而結構失衡,既是浪費,也是危機的本質體現。木桶理論是短板決定木桶容量,同時木桶理論的另一面是長板也不能增加木桶容量。那「大事」辦得很好有什麼意義?過份的投入又何償不是一種浪費?

5,單項決策失誤,都由全社會買單。也就是說,它的扛桿率無窮大。因為它使用的是全民的錢。私有與市場經濟雖有扛桿率,但個人決策錯誤,個人仍是主要的損失承擔者。所以權力決策的任何失誤,都會波及整個社會。但由於社會承受力巨大,所以少量決策錯誤,在有扛桿率的市場經濟中,會表現為經濟危機(若 幹或一批企業倒閉),而在計劃經濟中,反而不表現為以企業倒閉為表徵的經濟危機,卻會使國家整體經濟發展能力下降。當這種決策足夠大(如五八年大煉鋼鐵),造成資源極大浪費時,經濟必然崩潰。

6,市場經濟中,個體決策錯誤,不可能或很難受到國家保護,破產或危機既是錯誤的代價,也是錯誤的終止。更是阻止其向社會轉移錯誤的方法。市場經濟能較迅速的糾正錯誤並阻止錯誤擴大。而權力決策錯誤可以通過權力的強制力來維持某種錯誤。權力可以通過強大的資源調動能力,維繫一個錯誤項目很長時間。甚至可以通過強制控制消費(如配給),來長期維繫一種不合理的生產。

不要以為有企業特別是大企業破產,就是經濟危機,用權力保住與提高人民消費水平沒有關聯的企業,不使之破產,同樣是經濟危機。正如有人遊行示威,表明社會存在矛盾,用權力壓住遊行示威,並不表明這個社會沒有矛盾一樣。

所以,如果我們把資源錯配和由這種錯配帶來的資源浪費,稱作經濟危機,則中國在改革開放前實行計劃經濟的時代,實際上是長期處於經濟危機中,其表現是國家進行了大量投入,有生產總量與規模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卻長期得不到提高,短缺的長期存在說明生產資源浪費巨大。其中還出現過由短缺帶來的餓死幾千萬人的經濟崩潰。

中國計劃經濟時代的經濟危機,在改革之後充分顯示了出來。改革是改計劃經濟為市場經濟。它的關鍵是改變國家對產品進行收購,再通過配給給予每一個人的生產消費模式。你生產的產品不再是國家叫你生產的,國家也不收購,再分配給予個人,而是要通過市場直接賣給消費者,於是消費決定生產。由此根本上改變 了生產目的。當通過市場經濟使這種生產目的確立時,我們終於發現,中國所謂的「工業體系」,只是一個花架子。約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國營工業企業無法生存下去 (大面積的國企破產)。也就是說,中國通過搜刮農民所獲得的資金,發展起來的工業體系,約有三分之二以上是浪費,這種生產並不能帶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是因權力的強力維持,才使它們沒有破產,並表現為那種表面上的經濟危機。

所以,改革既是一種體制的變革,同時又是一個破產的過程。有人說,中國前三十年的發展奠定了改革開放後經濟快速發展的基礎,這是謊言。中國的國有企業三分之二以上都破產了,怎麼可能是中國以後經濟快速發展的基礎?如果我們建國後,不搞公有制,不搞計劃經濟,而搞市場經濟,有二三十年的發展,一定會有相當規模的工業生產,而且是能夠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工業生產。由於我們搞了計劃經濟,結果二三十年的發展,雖然有工業生產規模,但大部分都白搞了。所以改革之後的發展,大體上是等於從建國初期低水平的重新開紿。我們搞了二三十年的計劃經濟,不僅白搞了,造成巨大(整個國家的)浪費,而且浪費了時間和發展機會。雖然不能說改革之後的經濟發展是完全重來,但由於國家資源的巨大浪費,長期制約經濟較快發展,包括改革後的經濟快速發展。

文章來源:作者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