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均:中國的窮老百姓為啥沒有活路?

Facebook

改革開放之後,政府成為利益集團,幫「資本家」說話,為「資本家」服務,與民爭利成為政府的日常工作和家常便飯。推行市場化改革,說是用市場作導向,但政府不但用有形的手,而且利用無形的手為自己謀利益。市場經濟本身應該公平發展,自由競爭,但實際上那都是冠冕堂皇的說辭,弱者根本沒有生存的權利。

掌握資源和掌握權力的人或部門實際上都是當今的大爺。舉兩個小例子來說,比如政府鼓勵創業,開辦公司,去銀行開基本戶,要收這樣那樣的費用,據說銀行收費的專案有幾千項。這些年來中國最賺錢的50家企業中有二十多家是銀行或是准金融企業。而在「世界500強」的榜單中,工行、農行、中行、國開行、交行也均入榜前50名,其中工行以427.181億美元的利潤領跑中國企業。從資產規模來說,中國工商銀行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銀行,排在第25位。銀行雖然不是權力部門但是掌握著資源,掌握著市場經濟中的血液,誰也離不了,因此在中國它也屬於壟斷行業,而這種壟斷比權力更厲害。

銀行是最賺錢的行業,員工工資也是各個行業中最高。開辦公司要在銀行開立基本帳戶要收費;開戶要有網銀,每年也要收費,即是存款在銀行還要收小額存款帳戶管理費,收費專案繁多。國家扶持小型微利企業,但銀行不但不為那些小企業小客戶服務,而對小額帳戶還要收取管理費用,客戶存款的利率卻是極低。回單每年還要額外收取專櫃管理費用,只要是「服務」就要收費。這些費用多多少少加起來每年也得幾千塊錢,而這幾千塊錢,對於一個大的單位來說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對一些創業的企業來說,是很不小的數字。而這僅僅是一個方面。在中國現行體制下,銀行手中的資源其實是社會的資源,它們吸的是老百姓的血,吃的是企業的肉,剝的是老百姓的皮,並且還是閻王爺不嫌鬼瘦。在中國,只要銀行當著大老爺,總是坐著頭把交椅,中國經濟結構就別想順暢。

再說稅務部門,現在政策是放寬了,但開辦一個小公司不管有沒有收入,每月國稅最少要收700元,地稅收570元,一個公司下來每年僅僅此項費用就需要一萬多塊。對大企來說,這顯然是九牛一毛,對創業者來說是心頭肉,不利於創業,不利於弱小者。中國有一千萬家企業,大公司不足千分之一,政府僅僅此項稅收每年就有一千多個億。

財富中文版發佈的2013年中國500強排行榜,500強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共有310家,占總數的62.00%;實現營業收入 占500強企業營業收入總額的81.94%;資產總額為137.76萬億,占500強資產總額的91.26%;規模龐大的國企創造了驚人的4.6萬億的利潤,但財政拿到的只有4.7%,而這4.7%中僅僅有5.7%用於民生保障,也就是說國企利潤總額回歸民生保障的比例只有區區的7‰。

現行體制或制度下,權力部門或者資源部門,都是在幹著「損不足而補有餘」的勾當,掌握權力的部門和掌握資源的部門大都在如何算計老百姓,這就是為什麼在中國窮老百姓為什麼都沒有活路的原因。「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集權社會的所謂市場經濟卻是「損不足以奉有餘」。

對於國家來說,銀行成為最盈利的行業,因為它佔有市場經濟中最多也是最重要的資源—-金融資源,而銀行憑藉著壟斷的權力幹著閻王爺不嫌鬼瘦的勾當;政府除了權力之外還有稅收,雖然政府的稅收只占GDP的不到20%。但加上稅收以外的非稅收入超過了30%。關鍵是大量納稅人的錢很多成了政績工程和面子工程。

窮者越窮,富者越富。「馬太效應」在中國越來越嚴重。中國有13億人口,有巨大的市場需求,又處於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過程中,為什麼我們的經濟領域矛盾重重,危機四伏?因為權力和資源主宰著社會經濟中的各個方面。窮老百姓和弱者沒有活路!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