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4年7月16日訊】(新唐人記者藍銘浩綜合報導)在大陸多地先放風後否認的多次試探後,濟南終於成了取消新房與二手房限購的「出頭鳥」。實施了3年多的行政調控政策從7月10日起,正式退出房地產市場。不管本地人還是外地人,在濟南買房都將沒有套數的限制。
很多業內人士認為,在房地產市場下行的大氣候下,取消限購對市場影響不大,冀望取消限購來扭轉濟南房地產市場的低迷局勢,恐怕要事與願違。還有評論直接指出,取消限購恰恰是樓市崩盤的信號。
10日上午,在濟南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交易大廳的諮詢窗口,被圍得水泄不通。前來詢問和辦理業務的市民了解到:「濟南從10日起取消限購,無論是否有濟南戶口,不管之前買過幾套房,都可以隨便買房了。」
濟南上半年樓市銷售數據慘淡,有統計顯示,濟南市商品住宅在今年上半年成交量價齊跌,銷售套數、銷售面積、銷售額同比跌幅均超過30%。
自2013年3月以來,存銷比也持續走高。截至今年6月底,濟南普通商品住宅庫存697萬平方米,按照月均成交量41萬平方米計算,存銷比高達16.9個月,而這還沒有包含濟南房地產市場未來的供應量。
有房地產研究機構人員認為,目前依靠房價上漲推動的投資投機需求已大幅減少。取消限購只能使受限制的需求釋放出來,因此作用很弱。
業內人士則預期,大多數二三線城市都會緊隨濟南取消限購,中央的限購政策或將名存實亡。
樓市崩盤加速的信號—取消限購
大陸《華聲在線》評論文章認為,取消限購正是大陸樓市崩盤加速的信號。
文章表示,隨著樓市各種局勢的變化,地方政府甚至比開發商還要著急,不停地思量著如何拯救樓市,以挽救各個地方搖搖欲墜的財政危機。
然而,這種習慣了日進斗金的賣地財政終有一天會要終結。不講這種做法不具備可持續性,僅僅其瘋狂的掠奪性,將不少百姓變為房奴,不斷的拉大這個社會的貧富差距,就不會有多少持久性。
上個月底,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上演了一個烏龍事件。當地放鬆限購發文之後,又被迅速撤回。一個開始,無數個跟隨,似乎就找到了興奮了密碼。不少地方紛紛跟隨,都有著強烈的放鬆限購的衝動。
外界普遍認為,取消限購是符合市場觀點的,也應該取消。對於樓市,應該由市場決定,而不應該由行政決定。
不過,文章卻提出疑問,「我們的樓市是真正的市場嗎?所有的一切都是由市場決定的嗎?僅拿土地買賣來說,是由市場決定的,還是行政決定的,而且這其中的收益又是怎樣分配的?是完全由市場決定的嗎?」
文章認為,從一些地方的頻頻出手取消限購來看,反而只會加速大陸樓市的崩盤。
「其一,如此急不可耐地取消限購,恰恰給市場傳遞了一個信號,那就是這個城市的樓市出問題了,而且是大問題。否則何以如此。這當然會給市場以更多的觀望,覺得此時入市風險會更大。
其二,幾個地方的救市,力量太小了。恐怕難以撼動整個市場的低迷與悲涼。當年的樓市突起,更多的是拜4萬億所賜,可今天還有這樣的規模嗎?即使一些地方推出了雄心勃勃的投資計劃,可是錢在哪裡?恐怕更多的還是規劃與空話。
其三,中央反腐、改革的持續加力,象「打虎拍蠅」高潮迭起,紀委查房漸成常態,不動產登記步伐逼近,房地產稅即將落地等等。顯然已經讓樓市不再成為炒作、投資的天堂,誰還再傻乎乎進去被套牢呢?這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損失,還可能是政治的煳塗。因此僅靠剛需,是支撐不起過去的暴利時代的,而應該是回歸理性的時代。
其四,互聯網時代對傳統行業的顛覆創新,新的工業革命時代已經來臨。那些傳統的行業,依靠的壟斷、信息封閉等手段,已經不合時宜了。因此,對於房地產業來說,除了適應這個時代,加速轉型,別無他途。曾經就有小米的雷軍跟房地產業打賭,如果按互聯網思維來運作房地產業,可讓房價下降一半,誰說這一定就是危言聳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