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我在美國唸書的時候,每天一份《紐約時報》已經成了生活習慣。我不敢說一天也沒有斷過,至少沒看這份報紙的天數屈指可數。甚至毫不誇張地說,作為一種生活習慣,我已經到了要是有一天沒看《紐約時報》,心裡就空蕩蕩的程度(同樣待遇的還有咖啡)。
大家也知道,《紐約時報》是一份高質量的報紙,它的新聞分析之深入,國際視野之寬廣,甚至英文語言之精煉,都使我獲益匪淺。按理說,我應當堅持這個習慣。然而,我放棄了。
這是因為後來來了台灣工作。在台灣,有一些五星級飯店或者誠品書店可以買到日本的《產經新聞》和美國的《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等,但是就是完全買不到《紐約時報》。如果要訂閱,一來我不知道找誰訂,二來想必費用一定驚人,我膽子小,不想嚇唬自己。所以,我這個堅持了十幾年的習慣──而且,是一個好習慣──就這樣被我放棄了。
問題來了:其實,我完全是可以看網絡版的《紐約時報》的,打開電腦就可以了。可是我沒有,原因很簡單:懶。長期閱讀紙本的報紙已經養成了習慣,讓我改變這個習慣,去閱讀網絡版,我懶得去做,懶到了寧肯放棄的程度,哪怕我知道堅持看《紐約時報》的好處也很大。因為懶,我放棄的其實是更寬廣的信息領域。
其實不僅是我如此,我們很多人大多如此。現在有很多陸生來台灣唸書,他們到了台灣 以後,感覺最便利的事情就是沒可以上臉書了。
每一屆陸生回去,我都叮囑他們:「回去也要記得上臉書啊」,他們也都答應,因為對於很會翻牆的這一代來說,這根本不是難事。
然而,其實絕大多數的陸生回去中國大陸以後,就很少再來臉書上了。我相信他們其實也知道臉書上的資訊比中國內部能看到的更加豐富和真實,他們也知道要想看,只要翻牆就可以了,但是畢竟還是要在電腦上多做一個動作──翻牆,於是,很多人就不來臉書了。他們不是不渴望自由和信息,他們就是一個字:懶。
我知道看《紐約時報》可以開闊自己的視野,陸生也知道翻牆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我們也都知道,無論開闊的視野還是豐富的資訊,都可以使我們活得更自由。然而,我們都一樣:因為懶,我們失去了自由。
其實不僅是我和《紐約時報》,陸生和臉書,還有很多的例子。我們在網絡上看到很多反智的言論,通常來說,大部份的網友不會去回擊,因為「懶得理他們」;我們上街,坑窪的路面顛簸不平,通常我們也不會去打市長熱線,因為「懶得抱怨」;有一場講座,講者和主題都很吸引人,按理說如果聽了,對自己幫助很大,但是外面下雨,我們一般也就不去了:「還要打傘,懶得出門」,等等。其實,懶惰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
但是,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克服懶惰:一旦網絡上有反智言論,大家就群起而攻之;市政有令人不滿之處,市長熱線就會被打爆;能獲得知識養分的講座,我們一個都不放過,這樣的社會,這樣的公共空間,是不是會更好一些呢?我們的自由,會不會更得以擴張並得到保護呢?
克服懶惰,其實就是發揚參與精神,其實就是創建積極自由,其實就是履行公民義務。而這一切,首先就要求我們不能懶惰。因為懶惰,會讓我們逐漸失去自由。
對了,下次回到台灣,我一定每天看網絡版的《紐約時報》。 克服懶惰,從自己做起。
文章來源:《自由亞洲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