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天安門事件的核心一幕

Facebook

【新唐人2014年5月14日訊】5月12日,《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有關「六四天安門事件」的文章,文章中描述了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下台的核心內幕。

文章中寫道:1989年5月中旬,將天安門廣場擠得水洩不通的學生抗議活動已持續了一個月。當時任中共總書記的趙紫陽與中共黨內元老鄧小平有關對如何處理學生運動的分歧日漸加大。

5月19日凌晨4點,趙紫陽出現在了天安門廣場,請求學生結束絕食抗議,回到校園。在現身之前,趙紫陽已經知道自己的政治生涯行將結束,因為鄧小平已經下令在北京城區實行戒嚴,將導致軍隊與學生、民眾發生對抗衝突。

趙紫陽帶著濃重的河南口音說:「我們來的太晚了!對不起……」在發表講話後,天安門廣場上的學生們紛紛向趙紫陽索要簽名。

5月20日,時任中共總理李鵬簽署北京城區戒嚴命令,從而拉開了學生與軍隊長達兩周的對峙。6月3日晚,軍隊士兵被授權,進城後清場過程中可以開槍。隨後,成百上千名學生和民眾遭到槍擊身亡。

至今對中共政府來說,趙紫陽仍然是一個禁忌話題。在2005年趙紫陽去世時,中共官方並沒有發表任何言論。1989年任趙紫陽高級幕僚鮑彤秘書的吳偉認為,趙紫陽是個開明的政治家,但不是一個很成熟的政治家。因為他沒有考慮到鄧小平不支持其改革會發生什麼事情,沒有對中共黨內尖銳的權鬥有充分思想準備。

紐約時報還寫道:「在1989年傾覆的政治平衡涉及各有取捨的交易和高層之間的聯盟。在之前10年,儘管贊成進一步深化改革的官員,與對趙紫陽及其前任胡耀邦支持的自由化政策感到恐懼的保守派之間關係緊張,……掌控這些交易的是鄧小平。對任何重大決策而言,這個元老人物的​​支持至關重要。」

當時,趙紫陽支持中共一黨專政,但希望通過對話和改革來平息學生抗議活動。最終,鄧小平表態支持中共黨內持強硬立場的一方,包括認為學生運動威脅中共統治的李鵬。因為鄧小平擔心經過學生運動後,他會再次象文化大革命期間那樣被趕下台。

在這個崇尚混沌、忌諱直白的政黨體制下,趙紫陽因堅持自己的原則,寧願放棄權力,而不願對學生進行大屠殺,最終成了中共權鬥的犧牲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