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遊「老三難」 網友自嘲「一直在路上」

Facebook

【新唐人2014年5月4日讯】(新唐人記者張天宇綜合報導)短暫的「五.一」假期結束了,大部分陸民眾回想起三天的休假經歷,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遊玩時的愉悅,而是旅途中的種種亂象——「擁」、「堵」 、「擠」、「亂」、「貴」。有報導指出,近年來,節日擁堵、景區漲價、休假扎堆,成了困擾中國遊客的「老三難」。

難題之一:節日擁堵

由於大陸的假期稀少且集中,使得每逢「五一」、「十一」等長假期間的流動人口量,要比平時增加五倍、八倍甚至十倍以上。於是就出現了景區處處​​「爆棚」,高速條條「擁堵」的現象。

有遊客作詩吐槽:「鼓浪嶼要被踩沉,廬山堵得人發瘋。10萬遊客進泰山,8萬好漢登長城。18萬人入故宮,23萬中山陵。人山人海煞風景,到此一遊是合影。十多億人齊出門,西瑪拉雅能踏平。」

相比景點的擁堵,交通擁堵則更讓人崩潰。

據國家旅遊局網站5月1日晚發布的消息稱,北、上、廣等地主要出城道路出現嚴重擁堵,其中,京藏高速出京方向竟堵出了一條長達55公里的長龍,堪稱「史上最​​堵」。同時,全國鐵路1日旅客發送量破千萬人,火車站人滿為患。

有遊客自我調侃,3天假期已過,但自己「一直在路上,從未能到達」。

難題之二:吃、住、行「逢節必漲」

在中國大陸,「逢節必漲」已經成為各地景區的慣例,但難得的休假大陸民眾儘管飽受交通、住宿以及景區門票漲價之痛,卻依然不得不「咬牙」掏錢。

據旅遊​​公司工作人員介紹,一般情況,住宿的漲幅在50%左右,而民宿、農家樂等住宿價格甚至會翻倍增長。

以鳳凰古城為例,鳳凰縣某五星級酒店,標準間平時每晚300多元,4月30日晚,對外標價已漲到800多元,價格漲了一倍多。

此外,有媒體統計稱,在旅遊旺季,全國173家5A景區門票均超過百元;短途交通普遍漲幅30%,機票更是漲的離譜。

難題之三:休假扎堆

有專家指出,表面上看,大陸景區「爆棚」以及「吃、住、行」價格暴漲現象,是供需關係失衡造成的,但實際上都與中國人的「集中出行」有關。而「集中出行」的主要推動力,就是「休假扎堆」。但「休假扎堆」的背後,顯示出的是大陸帶薪休假制度的不完善。這就是中國旅遊「老三難」的根本原因。

據美國CNN幾年前發布的一份全球「帶薪休假」榜單顯示,巴西和立陶宛以41天的帶薪假期位列排行榜單之首,不少歐洲國家一年有30天左右的帶薪假期,美國和新加坡以「25天」位列居中,而中國則以「21天」位列榜末。

但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很多中國人,連這可憐的21天假期都難以得到保障。

一項自大陸官媒的調查數據顯示,在受訪的2千多名中國人中,有54%的人表示從沒有享受過帶薪休假。

有報導指出,正是由於中國的帶薪休假有名無實,才顯得國家的法定假日格外寶貴,才會出現扎堆出遊的場面。

專家們再次呼籲當局,盡快實行彈性帶薪休假制度、錯峰休假制度,以此分流和緩解「集中式」休假帶來的資源和空間緊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