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樹:勿忘修養

Facebook

美國老師克拉克(Ron Clark)23歲時到一個偏僻的鄉下教小學,那裡資源很匱乏,學生來自於弱勢社群,所以很多老師都不願意去那裡教書。而他卻把那裡的一個班,教成了全美知名班級。

後來,他又去了紐約市最貧窮的哈林區,那裏的學生更弱勢,資源更缺乏。可兩年後,考入紐約市最難考的明星中學的學生中,他的學生是最多的。教書五年,克拉克獲得了「全美最佳教師獎」,被美國總統接見過三次。

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都會好奇,他是用什麼方法使這些孩子們取得了如此巨大的變化?其實,答案一點也不神秘,就是他從小被祖母教導的五十五條做人規範。他用他的熱情和這「五十五條」,使他教過的學生們成績突飛猛進,氣質也變得彬彬有禮。他將他的方法寫成了一本書————《優秀是教出來的》(The Essential 55 – An Award – Winning Educator’s Rules For Discovering the Successful student in Every Child)。

以下略舉55條中的幾條:

○以完整的句子回答所有的問題;

○不要主動討禮物;

○與人講話,眼睛要看着對方眼睛;

○別人有好表現,要替他高興;

○尊重別人的發言與想法;

○別人送你任何東西,都要說謝謝;

○接到獎品和禮物,不可以嫌棄;

○自己的理想自己要堅持;

○從錯誤中學習,繼續向前邁進;

○不管如何,一定要誠實……等等。

當今很多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不斷提高學習成績,一味地讓孩子在學習的本身下功夫。可是,即使「頭懸樑,錐刺股」也未必會考出令家長滿意的成績。其實不是孩子們的努力不夠,是解決問題的次序出了錯。「德第一,學第二」。現代的中國人忽略這個「德」太久了。

一場十年「文革」,逼迫著中國人與傳統「告別」。中國人自古講究「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古代就有「弟子規」、「顏氏家訓」、「了凡四訓」、「朱子治家格言」等對中國人影響深遠的家規。一個在有著傳統家規的家庭長大的孩子,必然是具備一定修養的。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人也是一樣。在人生路上會經歷很多艱辛、挫折,能走過這些痛苦,人就會「增益其所不能」,才會有長進;用傳統家規教育出來的子女,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規規矩矩,識大體,懂禮儀。

勿忘修養、提升修養是十分必要的。打個比方:兩個人,一個人傲慢,另一個人謙虛。「謙虛」是人的美德之一,同時也是一種有修養的表現,這樣的人會更容易取得進步和成績——謙虛使人進步;「傲慢」與驕傲類似,即使這個人真的付出了很大努力,但因為態度不對——驕傲使人落後,上天也無法賜予他成績。

提升修養不但對自己重要,還影響著後代。子女會受到父母親的言傳身教,每天耳濡目染。好的修養會讓他(她)們在以後的人生路上百尺竿頭,前途有望。

良好的修養是成就事情的前提基礎。無論是學習,工作,家庭……我們要想有一個好的結果,都要從自身的修養做起。從古到今,一直都不乏教導人們提升修養的著作。但歷史發展到今時今日,對於指導人的道德、修養提升最快的著作就是——《轉法輪》(對於個別不太了解法輪功是什麼的朋友來說,看到這,或許會說,這是宣傳。但這不是宣傳,是對千萬個事實的陳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