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4年4月28日訊】近來中港兩地民眾的衝突有升級走向極端情緒化的趨勢,令人非常擔憂。似乎大陸和香港的任何小摩擦最終都會演變成互相對罵的大風暴。自80年代以來香港人對大陸人的稱呼不斷演變。從諧音老兄的「撈松」到「阿燦」和「表叔」,在到90年代的「大圈仔」、「內地仔」、「內地妹」,如今則已經演變成為具有濃厚貶義色彩的「蝗蟲」、「強國人」。那麽大陸人去香港,如何才能防止被罵。近日,《九個頭條》盤點了大陸人去香港防挨罵9大指南。
1、不買奢侈品
一到節假日,全港各個名店區擠滿盡情消費的大陸旅客,名牌衫褲鞋襪,均成為搶購目標,即使萬元計的名牌腕表、鑽飾,旅客亦買得不亦樂乎。
部分香港人感覺自己的購物中心被佔據,有香港青年人還專門到奢侈品店門口表達對大陸人的不滿。
因此,大陸人要想不被罵,不要去奢侈店門口湊!
2、不在地鐵吃東西
近年來,不斷有大陸遊客在香港地鐵吃東西被拍照、拍視頻被上傳網路並引起罵戰。根據港鐵規定,在車廂內飲食最高可被罰款2000港元。
要想不被罵,地鐵里不要吃東西,否則很可能你會變成大陸香港網路罵戰視頻和圖片中的主角。
3、隨手攜帶香港如廁攻略
這一次,大陸孩子香港街頭小便,大陸夫妻與港人發生激烈衝突。孩子母親反覆強調「洗手間排隊,孩子著急我怎麼辦」。香港鬧市區洗手間的確有點不好找,這也是事實。
因此,為避免再次出現類似情況,一定要提前做好香港如廁攻略。譬如下香港「沖廁」app等。
4、不亂扔垃圾、不插隊、不在公共場合吸煙
在香港屯門良景邨及上水火車站曾經出現純用簡體字的香港警察告示,其意思也許是要特別警示大陸人。這其實也引起了一些香港本地人的抗議。
大陸人一些不好的習慣已經嚴重到這種程度了嗎?但無論如何,大陸人需要更加自律,防止這樣的情況再出現。
5、不穿戴名錶名包
大陸人給不少香港本地人以「土豪」、「暴發戶」形象。其中一個主要的標識就是穿戴名表名包。
到香港去,防止被罵,可以適當收斂。
6、記得給小費
在香港,人們有給小費與收小費的習慣。一般來說,酒店與餐廳是付小費的最主要場所。
大陸遊客如果能夠了解清楚如何給小費,入鄉隨俗,可以防止挨罵。
7、盡量不要掃貨奶粉、尿不濕等嬰兒用品
為保證有充足奶粉供應本地嬰幼兒,香港出了奶粉限購令。可以想見香港對大陸人的掃貨情緒有多大。而此前香港當局也採取了拒收"雙非"孕婦措施,因為大陸「雙非」孕婦搶佔了香港本地孕婦資源。
因此,要想不被罵,在這些敏感問題上要小心。
8、不要去香港買房
此前有消息稱,香港曾出現一樓盤開盤,買家四成都是大陸人。 香港樓價逆勢上揚,已超過被稱為「瘋狂的1997年」時的高點。有不少香港人認為是大陸人推高了香港的房價。
而為此,香港正在醞釀「港人港地」政策,即在指定的兩塊土地上所建住宅,將只能賣給香港人且30年內只在香港人之間轉賣。
9、說英語、說日語、說韓語、說粵話
據說在香港的受尊重程度是:說英語、說日語、說韓語、說港式粵語、說非港式粵語、普通話……
到香港去,可以說說英文試試,看待遇會不會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