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媽媽 vs 西方媽媽

Facebook

【新唐人2014年4月2日訊】朋友的兒子在網路上讀到一篇文章后,回家馬上做實驗,問他媽媽「你要做華人媽媽,還是外國媽媽?」朋友不解,想知道兩者有什麼區別?她兒子輕鬆的說,如果她選擇當華人媽媽,他就不需要賺太多錢,可以好好享受生活。

那個兒子所讀的文章,敘述外國媽媽年輕時認真工作,貸款買房買車,生活很高檔。老了賣掉房子,享受退休生活。華人媽媽則一生吃苦耐勞奮鬥,不捨得花用,最後留下豐厚遺產,子女幫母親辦了風光的葬禮。

你要當那一種媽媽或爸爸?朋友把這個問題放在心裡,連想了好幾天,發現自己不管從哪一個角度來看,都是不折不扣的華人媽媽。移民十幾年,她從沒有做過一次頭髮,衣服還是早期從國內帶來的,全家人的三餐都是她一手張羅,很少上館子。她不但懂得投資理財,在全球各地買了七間不動產,手上還有不少股票與債券。錢滾錢的效益,讓他們一家三輩子都花不完。

「可是,我為什麼就是捨不得花錢呢?難道我天生就不懂得享受?還是,我已經習慣了勤儉持家,沒辦法把日子過得太奢華?」她問自己。

她們家地下室有個兩房出租單位,租給一對中年洋人夫妻。這對夫妻自願幫忙整理後院,希望後院能歸他們使用,本來就懶得除草的房東,當然一口答應。結果房客夫妻買了非常漂亮的戶外座椅與遮陽傘,還有一個講究的BBQ爐子,夏天呼朋引伴,常常伴派對,最近天氣稍暖,還添購了一張新的三人座搖椅,每天在院子里享受陽光。

「我這個房東,常常很羨慕他們,沒房子的人,敢買那麼貴的車,還這麼會享受生活。為什麼不存點錢呢?」她的華人媽媽思維,讓她無法贊同房客夫婦的奢侈。

華人父母早已經習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要他們不賺錢或不存錢,都是一件無法接受的事。很多人甚至把留房產給孩子,當做是自己的責任。

移民西方國家的華人媽媽,也許要經過好幾代,才能逐漸蛻變成西方媽媽。

來源: 加西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