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4年3月20日訊】(新唐人記者顧星音綜合報導)近日,中共政協委員、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長周建民建議抓緊制定《長江法》以便加快長江污水治理。但供職於四川省宜賓晚報的時事評論員毛開雲則認為,長江治污等不起當局慢慢企劃制定法律,當務之急是如何讓相關部門發揮效力真正保護長江水資源。
《東方日報》報導,長江水資源狀況日趨惡化,據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統計,07年長江流域廢污水排放量突破300億噸,相當於每年一條黃河水量的污水被排入長江。而近年的調查更發現,長江已形成近600公里的沿岸污染帶,其中還包括300多種有毒污染物。
毛開雲在博文中引用一組數據稱:長江接納的廢水量位居全國七大流域首位,2008年長江接納的廢水量佔全國近四成;《長江保護與發展報告2011》中稱,僅2009年排入長江的工業廢水就達到221億噸。
而另一方面,長江三峽的建立嚴重破壞了長江原本的水域系統,庫區內的水質正日益惡化。周建民稱,三峽成庫以來,庫區次級河流受幹流水位影響,回水段水流緩慢,流水不腐效應失去後,污染水的氮磷大量聚集,遇到合適的光照和溫度,藻類等水生生物便大量快速生長繁殖。
另外,長江每年會從上游衝下來大量的樹枝及生活垃圾堆積在三峽庫區,去年的垃圾漂浮物更是達到了歷史之最,幾乎阻斷了整個江面,光漁船打撈每天就可撈出1萬至2萬的漂浮垃圾。
近年來污染的更加嚴重,特別是三峽水電站完工後,對生態系統造成了無法挽回的破壞。據維基百科介紹,2010年8月,一家國際環保組織發表了《「毒」隱於江—長江魚體內有害物質調查》。該報告稱,在取自重慶、武漢、南京以及馬鞍山四市的野生鯉魚和鯰魚體內,均測出了被稱為「環境激素」的壬基酚和辛基酚,这两种物质可导致雌性性早熟等性发育和生殖系统问题。
2007年,長江獨有的淡水鯨類白鱀豚被宣布滅絕。而白鲟也已多年不見其踪影,另外如揚子鱷等生物亦因數量急劇下降也正面臨著滅絕的危機。
長江與黃河文明被並列為華夏民族的兩大起源,孕育了幾千年來中國人的子孫萬代。而短短幾十年間,長江被污染到不堪入目的地步,若中國再不正視長江的治污問題。或許若干年後,中國人真的將再也沒有水喝。
毛開雲認為,長江水污染日益嚴重,污水治理刻不容緩。並且中國缺的並非法律,而是強有力的執行。《中國青年報》在刊發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提立法建議之前,應該先問問是不是已有法律、有沒有其他辦法。
據悉,目前能夠管理長江的部門有十幾個,沿江還有幾十個政府。但並沒有人真正去治理、解決長江的「病危」現狀。而當前雖然時時提倡保護環境,保護水資源,但工廠廢水仍然照排不勿,垃圾依然照丟不悔。如何提高整體意識,從自我做起解決根本問題,並不在於法律,人心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