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想:兩會報導陷入絕境

Facebook

【新唐人2014年3月10日訊】每年兩會,是中國媒體最集中熱鬧的時候。15年前,能參加兩會報導,被認為是記者的一種資歷;10年前,名記者逐漸不想跑兩會,年輕記者挑起大樑;5年前,大小記者都不想報導兩會了。

以往的兩會報導,已經形成了固定套路:

開幕初期,攝影記者跑到天安門廣場,走到警戒線前,拍兩張遊客被警衛攔在外面的照片,發表時標題照片取名為「百姓關注兩會」,其實是外地遊客在看稀罕。遊客們遠眺的目光被解釋為關注國家命運。

拍兩張警衛帶著狼狗巡街、漂亮女服務員手捧鮮花的照片,表示歡迎代表委員進京。進京是一種待遇。

找到代表委員,複印兩份提案議案,回頭一改,就成為自己的專訪了。

常委們會分頭參加某某團的分組會,不管說了什麼,都會讓記者完成任務。

報導政協的記者比較高興,因為裏面花瓶比較多。找個電影電視明星,拍個照片,聊聊對祖國文藝事業的暢想。

李小琳、毛新宇、楊瀾、申紀蘭、鞏漢林、劉翔……是這幾年的熱點,翻來覆去就那麼幾句話。

每年的兩會,都會趕上3月8日。在那天,找幾個年輕漂亮的代表委員,拍幾張花枝招展的照片是必須的……

一些代表委員也逐漸學會了配合。尤其是少數民族代表,一定要穿著平日從來不穿的民族服裝,對著鏡頭騷首弄姿一番……

在網路打開了受眾的視野、提高了受眾的胃口之後,這些套路已經讓人無法忍受。狼狗巡街的照片被大家質問在防範誰;代表委員的豪華伙食受到質疑;不斷的警車開道、封路,令北京百姓不滿……

網路逐漸成為兩會報導的第一重點。這幾年,每年在網路都會有人總結出當年兩會代表、委員的雷人雷語,比如朱軍稱讚大學生掏糞改變中國掏糞現狀;倪萍說自己愛國不添亂、從不投反對或棄權票;梁蓓說年輕人買不起房沒事,20歲女孩子可以嫁給40歲的男人;劉功臣說公務員是弱勢群體;葉鵬智說官員不是百姓奴隸,不贊成財產公開……

這些雷人雷語,往往來自官媒,官媒的報導原意是要稱讚表揚這些代表委員,卻被網路進行了另類解讀。這使得原本把自己當明星,想在電視報紙上出風頭的代表委員們謹慎起來。

這使得官媒的兩會報導日趨艱難。2014年的兩會報導尤其艱難。大家應該注意到,此次李小琳女士用高領外套擋著臉,低調而迅速地進入會場,往年,她身穿名牌衣服,她在3月8日翩翩起舞,她說要給百姓建立道德檔案;毛新宇先生呢,如果媒體再拿他的照片和語錄來報導,會被人認為記者不厚道;圍觀萬年代表申紀蘭,也已經無法引起人們的興趣……我預計,在2014年兩會上,就連雷人雷語都會變少,因為大家都知道不能再出醜了。兩會報導最吸引網路的,就是雷人雷語,這最後的星星之火暗淡下來之後,兩會報導愈加塵埃遍地。

誰讓中國官媒的兩會報導陷入絕境?我認為,是新聞主管機構的繩索式管理,代表委員的避重就輕、無病呻吟,記者們有限的水準和眼界,這三種因素共同作用,讓中國的兩會報導成為媒體的雞肋,記者的夢魘。

就新聞而言,出路在於,讓宣傳功能退出,讓新聞成為新聞。就中國的人大會議、政協會議來說,出路在於政治體制改革。路漫漫。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