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看後一言不發 「問題政論片」奇迹播出

Facebook

【新唐人2014年2月17日訊】(新唐人記者唐迪綜合報導)近期,有海外中文雜誌發表文章,披露了「六四事件」後,被公安通緝而隱姓埋名四處遊走的文化學者王康,在老同學的推薦下,為重慶電視台撰寫政論片《大道》的一些內幕。

有「現代名儒」稱號的唐君毅外甥王康,成長於書香世家。據《名星》雜誌介紹,他沒有選擇安穩的人生道路,而是走上了一條批判與流離的知識份子之路。因為與大學生談論國家大事,他被通緝,因為完成電視政論片《大道》,他被中宣部和廣電部盯上,但王康毫不後悔,他認為,現在的大陸知識界缺乏的就是敏銳和勇氣。

據稱,1992年鄧小平南巡之後的某一天, 王康在大街遇到了昔日同窗、重慶電視台二台台長。當時,這位台長正準備拍一部電視片,講述鄧小平南巡後中國的變革。他採訪了很多深圳的人物,包括深交所的第一任老總王健,王健表示他懷念《河殤》,可惜如今再也沒有人寫這樣的東西,如果有人寫,他願意出資。當這位台長遇到老同學王康,便邀請他為這部電視片撰稿。

當時正顛沛流離「窮得一塌糊塗」的王康接下了《大道》的撰稿工作。他兩個月就寫了八集,最後有五集被重慶電視台採用。

《大道》錄製完成後,電視台又製作了200多份拷貝,在北京知識界與官方界發送、徵求意見,其中一盤交給了《中青報》副總編輯周志春,周志春看完後對王康說:「我把這個送給鄧家看看如何?」

據稱,周志春將《大道》的片子交給了鄧小平的女兒鄧毛毛,鄧毛毛表示已經將錄像帶放給鄧小平看過,全長將近四小時的片子,鄧小平一口氣看完,之後一言不發。

分析指,鄧小平一般不會直接表態,不否定,就代表默認了。

《大道》錄像帶同時被西影老廠長吳天明帶至美國,拿到美國的華人電視台播放,立即引起關注,許多媒體都對此片刊出評論。《大道》也受到中國駐美大使館人員的關注,使館人員將刊出評論的報紙收集起來寄回中國,送到了兩個主管意識型態的部門——中宣部和廣電部。兩部門看完重慶電視台所製播的《大道》後,認為片子有重大的政治問題,使得重慶電視台一片慌張,台長最後被撤職。

這起事件最後查到了王康,但因為這部片子是鄧小平看過的,最後此事就不了了之。此後王康一直非常低調,寫的東西也不肯輕易拿出來。直到十年後,王立軍、薄熙來事件爆發,王康突然又闖回公眾視野中,成為外媒的「紅人」。

王康其人

2012年,薄熙來被中共宣布立案調查後僅僅兩個月時,身為重慶陪都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的王康開始高調露面,一度成為外國媒體追蹤的紅人。他每隔幾天就在重慶辦公室接受外國媒體採訪,頻頻透露薄熙來、谷開來及英國商人海伍德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始末和經濟糾葛 ;從谷開來的婚外情談到王立軍案的個中隱情,如數家珍,侃侃而談如入無人之境。當時就引起西方主流媒體對他的特別關注。

英國《每日電訊報》描繪他稱:「王康是一名人脈甚廣的重慶自由派學者和企業家」。台灣媒體則驚呼:「他(指王康)比中紀委還厲害!」

《美國之音》則於2012年4月21日發表了專題文章《新聞人物:爆料者、「紅人」王康》

報導稱,1949年出生於重慶的王康,是一個宿命論者和天生的理想主義者。大學期間,他以獨具的風骨和才華,成為西南最高師範學府自1957年來第一個學生文學社社長,並從此「自絕於中國式經濟仕途與學院翰林之外」。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王康以布衣之身撰寫《中國改革憲章》,名動京畿。1989年,「六四學運」被中共當局血腥鎮壓後,王康因此前與大學生談論國家大事而被中共當局通緝。他被迫離開公職,過上了一種「流亡」式的生活。在流亡前後,王康的學識先後得到了耀邦夫人李昭、長子胡德平、前輩學人大師梁漱溟、美國著名華人陳香梅、政界開明要人汪道涵等的青睞或認同。

富有傳奇色彩的是,1993年王康在「流亡」途中,以《大道》為題寫下一部究詰中國道路的五集政論片,引起中共最高層和思想界以及海外媒體的強烈關注。

1994年,他成立了重慶陪都文化有限公司。多年來,他與數家電視台合作,先後拍攝了《抗戰陪都》、《盧作孚》、《中美西部開發啟示錄》、《重慶大轟炸》等著名電視政論片,在國內外引起廣泛的關注,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多年來他一直研究中國人的人權意識和生命意識。

認識王康的友朋都惋惜稱,他因「自我淡薄名利」與「社會敏感過濾」的雙重關係,使得他的文章多未公開發表或不能公開發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