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10月9日訊】【導讀】《三俠五義》原名《忠烈俠義傳》,是中國清代咸豐年間著名的公案俠義小說。它是根據藝人石玉昆說唱的《龍圖公案》及其筆錄本《龍圖耳錄》編寫而成的,全書共一百二十回。清人俞樾加以增刪修訂,改寫成《七俠五義》,並首刊於光緒五年 (1879)。小說描寫的是宋朝包拯在俠客、義士的幫助下,審奇案、平冤獄、以及俠客義士幫助官府除暴安良、行俠仗義的故事。《三俠五義》的出現,開創了公案小說與俠義小說的合流。作為中國最早出現的具有真正意義的武俠作品,《三俠五義》稱得上是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對中國近代評書曲藝、武俠小說乃至文學藝術影響深遠。
第五十九回 倪生償銀包興進縣 金令贈馬九如來京
且說張老見韓爺給了一錠銀子,連忙道:「軍官爺,太多心了。就是小相公每日所費無幾,何用許多銀兩呢。如怕小相公受屈,留下些須銀兩也就彀了。」韓爺道:「老丈不要推辭。推辭便是嫌輕了。」張老道:「既如此說,小老兒從命。」連忙將銀兩接過。韓爺又說道:「我這姪兒煩老丈務要分心的。」又對九如道:「姪兒耐性在此,我完了公事即便回來。」九如道:「伯父只管放心料理公事。我在此與張老伯盤桓,是不妨事的。」韓爺見九如居然大方,全無小孩子情態。不但韓二爺放心;而且張老者聽見鄧九如稱他為張老伯,樂得他心花俱開,連稱:「不敢!不敢!軍官爺只管放心。小相公交付小老兒,理當分心,不勞吩咐的。」韓二爺執了執手,鄧九如又打了一恭。韓爺便出了湯圓鋪,回頭屢屢,頗有不捨之意。從此韓二爺直奔杭州,鄧九如便在湯圓鋪安身,不表。
忽見那邊老僕過來,對著那漢子道:「尊客,我家相公要來領教。」那漢子將眼皮兒一撩,道:「你家相公是誰?素不相識,見我則甚?」說至此,早有位相公來到面前,道:「尊公請了。學生姓倪,名叫繼祖。你與老丈為著何事?請道其詳。」那漢子道:「他拖欠我的銀兩,總未歸還。我今要將此子帶去,見我們莊主,作個當頭。相公,你不要管這閒事。」倪繼祖道:「如此說來,主管是替主索帳了。但不知老丈欠你莊主多少銀兩?」那漢子道:「他原借過銀子五兩,三年未還,每年應加利息銀五兩,共欠紋銀二十兩。」那老者道:「小老兒曾歸還過二兩銀,如何欠的了許多?」那漢子道:「你總然歸還過二兩銀,利息是照舊的。豈不聞「歸本不抽利」麼?」只這一句話,早惹起那邊兩個英雄豪俠,連忙過來道:「他除歸還過的,還欠你多少?」那漢子道:「尚欠十八兩。」
倪繼祖見他二人滿面怒氣,惟恐生出事來,急忙攔道:「些須小事,二兄不要計較於他。」回頭向老僕道:「倪忠,取紋銀十八兩來。」只見老僕向那邊桌上打開包袱,拿出銀來,連整帶碎的約有十八兩之數,遞與相公。倪繼祖接來,才待要遞給惡奴。卻是丁兆蘭問道:「且慢。當初借銀兩時,可有借券?」惡奴道:「有。在這裡。」回首掏出,遞給相公。相公將銀兩付給,那人接了銀兩,下樓去了。
此時包興見相公代還銀兩,料著惡奴不能帶去小兒,忙過來將小兒帶到自己桌上,哄著吃點心去了。
這邊老者起來,又給倪生叩頭。倪繼祖連忙攙起,問道:「老丈貴姓?」老者道:「小老兒姓張,在這鎮市上開個湯圓鋪生理。三年前曾借到太歲莊馬二員外銀五兩,是托此人的說合。他名叫馬祿。當初不多幾個月就歸還他二兩,誰知他仍按五兩算了利息,生生的詐去許多,反累的相公妄費去銀兩,小老兒何以答報。請問相公意欲何往?」倪相公道:「些須小事,何足掛齒。學生原是欲上東京預備明年科考,路過此處打尖,不想遇見此事。這也是事之偶然耳。」又見丁兆蘭道:「老丈,你不吃酒麼?相公既已耗去銀兩,難道我二人連個東道也不能麼?」說罷,大家執手,道了個「請」字,各自歸座。張老兒已瞧見鄧九如在包興那邊吃點心呢,他也放了心了,就在這邊同定歐陽春三人坐了。
丁大爺一壁吃酒,一壁盤問太歲莊。張老兒便將馬剛如何仗總管馬朝賢的威勢,強梁霸道,無所不為,每每竟有造反之心。丁大爺只管盤詰,北俠卻毫不介意,置若罔聞。此時倪繼祖主僕業已用畢酒飯,會了錢鈔,又過來謙讓北俠二人,各不相擾。彼此執手,主僕下樓去了。
這裡張老兒也就辭了二人,向包興這張桌上而來。誰知包興早已問明了鄧九如的原委,只樂得心花俱開,暗道:「我臨起身時,三公子諄諄囑咐於我,叫我在鄧家窪訪查鄧九如,務必帶到京師,偏偏的再也訪不著。不想卻在此處相逢。若非失馬,焉能到了這裡。可見凡事自有一定的。」正思想時,見張老過來道謝。包興連忙讓坐,一同吃畢飯,會鈔下樓,隨到湯圓鋪內。包興悄悄將來歷說明:「如今要將鄧九如帶往開封。意欲叫老人家同去,不知你意下如何?」
要知道張老兒說些甚麼,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