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外企的「中國夢」正變成噩夢

Facebook

【新唐人2014年1月27日訊】(新唐人記者柳青綜合報導)近年來,一些外國企業的主管們抱怨,在新的中共領導班子下,外國公司遭遇了特別嚴厲的審查。近日,最新一期《經濟學人》刊登一篇 《中國魅力不再》的文章稱,外國企業在中國的發展越來越艱難,為了生存它們必須做出調整。外企的「中國夢」正在變成噩夢。

已故可口可樂公司總裁羅伯特-戈伊蘇埃塔曾說,1981年4月15日是「世界歷史上最重要的日子之一」。那一天該公司在中國建立了中共掌權後第一家可樂瓶裝工廠。然而三十年過去了,跨國公司蜂擁而入,金融危機後,很多企業更是把中國當成救命稻草,然而現在這股淘金熱潮似乎已經過去。

文章指出,對很多外國企業來講,日子正變得越來越難過。部分原因是中國增長停滯成本上升,有才華的年輕僱員越發難找,而工資水平卻不斷飆漲。

中共當局一直在某些領域為難外國企業,它限制外國銀行和證券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封鎖包括Facebook和Twitter這樣的網站,但是現在這種趨勢正在蔓延。

例如思科集團、IBM和高通公司正面臨後斯諾登時代的強烈反彈,葛蘭素史克陷入了一場腐敗醜聞的調查,蘋果公司去年因提供的保修不充分而被迫發表恥辱性的道歉,辛巴克被國家媒體指責價格欺騙。

今年三月將出台一部有重大影響的消費者保護法,跨國公司很可能因此遭受更多攻擊。

去年12月,露華濃宣布全部撤離中國市場,此後不久世界最大的化妝品企業歐萊雅也發表聲明將停止銷售旗下主要品牌卡尼爾。美國電商百思買和德國萬得城以及網際網路巨頭雅虎也悄然離去。人們不再因能大量投資中國而歡呼雀躍,那些留下來的企業日子也不好過。

通用總裁傑弗里-伊梅爾特說,中國很大,但是那裡做事很難,其他地方同樣大,可並沒有那麼難。想留在中國,企業就必須付出更多努力,很多公司將不得不調整策略。中國的黃金歲月已經過去。

曾在中國工作過的分析師 史蒂芬-冰(Steven Bing)說:「作為中共的官員,調查國有企業是困難的。所以,如果你想要整頓體制,殺雞儆猴的話,就把外企做為目標。」

上海奧睿律師事務所(Orrick)的競爭律師卡洛克辯論說:「我認為反外國人偏見並不像有些人想的那麼嚴重。在實施反壟斷法的背後往往有其它動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