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中的中國夢」美媒:陷入霧霾看不清前路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12月27日訊】年末,美媒通過觀察回顧2013年中國民間和官方政治互動博弈,梳理了全年中國政治的發展走向,把中共新領導人習近平提出「中國夢」后,人們對「中國夢」含義的困惑,和2013年中國各地「霧霾四伏」的現象相聯繫,形容陷入霧霾之中的人們,無法看清眼前的路。

日前美國媒體《紐約時報》刊發作者王曉漁的文章說,一場霧霾席捲了半個中國,上海的PM2.5指數超過了驚人的700,室內的空氣都是粉塵味道。但這在北方不足為奇,北京曾經超過900,哈爾濱曾經超過1000。

在這麽一場前所未有的霧霾中,人們對「中國夢」的理解也開始具體而微了。

2013年,從一場關於「中國夢」的爭論開始。2012年11月,習近平先生提出了「中國夢」的說法后,2013年《南方周末》題為《中國夢,憲政夢》的新年獻辭被否決,稿件被廣東省委宣傳部直接刪改。

引發《南方周末》同仁的強烈反對。由於各種新媒體的出現,在知識界的影響力已經急劇下降的《南方周末》,重新獲得關註,新年獻詞的刪改迅速成為震驚海內外的公共事件。

「中國夢」究竟是一種什麽夢?

王曉漁在文章中質疑,「中國夢」究竟是一種什麽夢?《南方周末》把「中國夢」與「憲政夢」聯系在一起的想法被一舉粉碎之後,把「中國夢」與反憲政聯系在一起的聲音越來越強,在春夏之交達到巔峰。憲政或者說反憲政,成為2013年的關鍵詞。

2013年第10期《紅旗文稿》刊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楊曉青的文章《憲政與人民民主制度之比較研究》,指出人民民主制度絕不可以稱為「社會主義憲政」;接著《黨建》刊登署名「鄭志學」的文章《認清「憲政」的本質》,稱「憲政」主張指向非常明確,就是要在中國取消共產黨的領導,顛覆社會主義政權。

隨後,第11期《紅旗文稿》刊登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汪亭友的文章《對憲政問題的一些看法》,認為科學社會主義與憲政格格不入。

年8月7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登《在中國搞所謂憲政只能是緣木求魚》,稱「與自由主義憲政不同,『社會主義憲政』理論有更大的迷惑性」。

雖然紙媒無法呈現不同的聲音,但在網上有反批評的聲音,尤其是社會主義憲政派進行了絕地反擊,「憲政」一詞也隨著爭論進入到公眾的視野。

夏秋之際中共對言論「亮劍」

2013年夏秋之際,中共當局開始對言論「亮劍」,大肆抓捕網路敢言人士。王曉漁指出,此次嚴打經過精心設計,對薛蠻子、「立二拆四」、陳永洲均是精準打擊。雖然程序上問題重重,卻占據了道德高地,讓旁觀者難以為他們辯護。

隨著嚴打的擴大化:歌手吳虹飛在微博上聲稱想炸北京人才交流中心的居委會和建委,並無任何行動和後果,被刑事拘留;安徽碭山一名網民將10死5傷的交通事故說成16死,被行政拘留。甘肅張家川一名16歲中學生因為言論涉及當地一起殺人案,被刑事拘留。

這些個案因為在網上成為公共事件,得到糾正,那些沒有成為公共事件的個案,不知所終。

在管理言論的同時,對街頭行動更是採取強力維穩,雖然勞教已基本被擱置,年底的人大常委會正式審議廢止勞教議案,但「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尋釁滋事」等指控卻迅速增加。

經過長達大半年的高度緊張狀態,年底的三中全會推出一個什麼國家安全委員會,同時推出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之後,法學家張千帆、歷史學家章立凡先生的微博被銷號,很多維權律師的微博早已進入不停「轉世」的模式,北京大學不再續聘夏業良先生,華東政法大學不再續聘張雪忠先生。

王曉漁說,在一系列事件中,法治程序非但沒有得到維護,反而不斷地被破壞。在一片紛繁的景象之後,人們陷入到霧霾之中,無法看清眼前的路,甚至無法看清十字路口的紅綠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