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二十四節氣:冬至(視頻)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12月21日訊】冬至是24個節氣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氣,也被稱為「日短」,太陽這天繞行到南回歸線上,所以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

為我國周代用土圭觀測太陽而制定出的最早的四個節氣(二分二至)之一。節期一般在農曆十一月中,為陽曆的12月21日至23日,今年的冬至落在本月21日。

所謂「至」,是極點、頂點的意思。《事物原會》載:「《孝經》說鬥指子為冬至。至有三義:一者陰極之至,二者陽氣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謂之至。」 即在冬至這天,陰森嚴寒的氣候到達極點,陽氣初萌,太陽到達最南端,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對於北半球而言是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故稱「冬至」。

冬至的習俗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冬至為進九之始。古人認為到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上升,是個吉日,因此值得慶賀。

古代,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表達對上天的尊崇。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冬至前一天叫做小至或小冬;冬至叫做長至或大冬;冬至後一天叫作至後。節日三天,君不聽政。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而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在濟南、濟陽、福山等地區,官府慶賀如同農曆過年,讀書人也相互贈送賀片。莒縣的士大夫階層舉行酒會,叫做「消寒會」,畫「消寒圖」。鄒城則畫九九圖,同時親朋之間互相贈送禦寒用具,農家兒童則做「拿寨」、「打瓦」的遊戲,少年開始學武術,叫做「看冬」,但是沒有拜賀的習慣。

冬至日向尊長「薦履襪」的習俗,早在漢代已開始流行,據《中華古今注》記載:「漢有繡鴛鴦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 於這一活動的意義,曹植在《冬至獻襪履表》中有「迎福踐長」、「亞歲迎祥,履長納慶」的句子,說明冬至「獻履貢襪」的用意是為賀「一陽嘉節」、「迎福踐長」。實際上,冬至日向尊長獻鞋襪,除了履長賀節,還帶有尊長敬老之意。

五邑民間把冬至與春節、端午、中秋並列為四大節。不象春節、端午、中秋那般熱鬧,冬至節的氣氛是安祥肅穆的。冬至習俗,最重要的是祭祀祖先。各家各戶均殺雞宰鴨,準備酒肉、果品、糍糕、湯圓,舉行隆重的祭拜儀式。臨沂民間認為,冬至是為死者送寒衣、固房屋的日子,家家戶戶用火紙剪製衣服,焚於墓前,爾後添土。

冬至祭祀祖先,湯圓是必不可少的。秋收過後,新糯上場,家家戶戶早已舂好糯米粉,便做起湯圓來了。湯圓有多種,一般以糯米粉為皮,紅糖塊作餡,叫糖心湯圓;也有把炒熟的芝 麻、花生攪碎與砂糖拌勻作餡的,叫芝麻湯圓;有將濕糯米粉搓圓壓扁,以濃濃的薑糖水煮之,謂之糖包湯圓,又叫「糖不甩」;還有一種是鹹湯圓,不包餡,以豬肉、蝦米、蘿蔔崐絲、芥菜絲滾湯煮之。拜祭祖先後,家人圍桌共食湯圓,取闔家團圓之意。除闔家共食外,還要分贈鄰舍,共慶豐收。此外,民間還有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的習俗。

據說孟子死於冬至日,鄉人非常悲痛,於是孟子的家鄉廢除慶賀冬至的儀式。

冬至的傳說

一.冬至吃餛飩的由來: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所以,後來就有了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的風俗。

二.「捏凍耳朵」的由來

吃「捏凍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餃子的俗稱。緣何有這種食俗呢?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那時適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 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裏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裏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裏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服食後,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這個習俗。以後人們稱它為「餃子,也有的稱它為「燙麵餃」,人們還紛紛傳說吃了冬至的餃子不凍人。

民風民俗】二十四節氣:冬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