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二十四節氣:大雪(視頻)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12月7日訊】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大約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其時視太陽到達黃經255度。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並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後各地降水量均進一步減少,東北、華北地區12月平均降水量一般只有幾毫米,西北地區則不到1毫米。

古代將大雪分為三候:“一候鵑鷗不嗚;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這是說此時因天氣寒冷,寒號鳥也不再嗚叫了;由於此時是陰氣最盛時期,正所謂盛極而衰,陽氣已有所萌動,所以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荔挺”為蘭草的一種,也感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民風民俗】二十四節氣:大雪

民間傳說:在農業上,有“麥蓋三層被,枕著饅頭睡。”“瑞雪兆豐年”的說法,這主要是說雪鋪蓋在地上,因溫度低,能殺死越冬的蟲子,給農業帶來好處。大雪的民俗,基本與小雪相同。

起居:大雪節氣後,出現大幅度降溫降雪天氣。雪後的大風使氣溫驟降,咳嗽、感冒的人比平時多。中醫認為,人體的頭、胸、腳這三個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襲。俗話說“寒從腳下起”,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慢而少,皮下脂肪較薄,保暖性較差,一旦受寒,會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使抗病能力下降,導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數九嚴寒腳部的保暖尤應加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