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囧」「槑」更雷的兩字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11月30日訊】在中華文化的傳說中,說是倉頡與眾神為了幫助人類,下凡到人間,歷經重重磨難,終於完成造字的任務,把天上的文化傳給了人。遺憾的是,中共竊國後,隨意改造文字,使漢字失去了原有的內涵,再加上中共網路的封鎖,民間更是造出大量雷人的漢字。

有網民舉例說,比「囧」「槑」更雷的兩個字:圐圙 kū lüè

內蒙古方言中一般讀作 kū lüàn 或者 kūlüè

蒙古語音譯詞,又譯為「庫倫」。

其字型由「口」框住的「四方八面」可形象的表示其意為「城圈」即「圍起來的草場」,通俗的說指「網圍欄」。在內蒙古方言中指圍住的土地,特指牧民為了保護草場不被他人的牲畜破壞而用鐵絲網圍住的一片草原,稱為「草圐圙」。「圐圙」一詞現多用作地名,如祁縣東觀鎮南圐圙、展旦召大圐圙等。

河南方言中也有這個詞。除了做「圓圈」、「範圍」講以外,還可以做動詞,如將某東西圈起來可以說「把它圐圙住」。讀「kuluan」。做名詞時一般加兒化音,讀「kuluaner」。如月暈,可以說「月亮四周有個圐圙兒」。

再看看古漢詞的博大精深。

如古代漢字中的「鹽」字,由「臣」、「人」、「鹵」、「皿」四個部分組成。「臣」代表官吏,「人」指工人,「鹵」指滷水,「皿」就是煮鹽的器皿。作為象形字,「鹽」字本身形象地表現了中國古代官吏對鹽的壟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