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除阻撓機制 原非上善之策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11月23日訊】(新唐人記者天一/在線報導)本週四(21日)是美國國會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天,因為在多數派領袖哈瑞·里德(Harry Reid)的帶領下,參議院民主黨終於廢除了古老陳舊的阻撓機制(Filibuster),使總統對行政官員和聯邦法官(最高法院大法官仍除外)的任命程序變得相對順暢。

其實,即使是對民主黨來說,廢除阻撓也並非上善之策。要知道這個決定被稱為“核選擇”(Nuclear Option),意思是在這顆核彈爆炸之後,被剝奪少數派權力的共和黨勢必會發起反擊,到時候華盛頓的政治環境會更加混亂,黨派之爭會更加火爆,像真正核彈爆炸後產生的輻射一樣難以控制。

除此之外,中國古話有云“風水輪流轉,明年到我家”。民主黨選擇在此時突然廢除阻撓,等到明年中期選舉時會面臨更大的競選壓力。如果民主黨不能成功守住參議院,廢除阻撓將會完全失去意義,甚至有可能立即被共和黨恢復。

當然,共和黨也可以選擇不這樣做,他們可以等到未來共和黨總統上台,然後使用同樣的方式來對待民主黨,讓民主黨再也難以對總統提名進行阻撓,自食其果。無論如何,里德們總不可能永遠指望民主黨佔據白宮和參議院吧?

正是出於這些原因,使用“核選擇”才如此具有爭議,也不像表面那樣簡單。首先,里德本人就不是廢除阻撓的鐵桿支持者。這個建議最早是由少數民主黨參議員提出(比如來自俄勒岡州的傑夫·默克利和新墨西哥州的湯姆·尤德爾),經過多年的掙扎和奮鬥才終於被里德等民主黨當權派拿起。

在這段時間中,里德曾多次十分接近動用“核選擇”,但後來都沒有下手,因為他清楚,一旦按下這個按鈕,就很有可能再也無法回頭,等到共和黨掌權後幾乎肯定會後悔。另一方面,里德也過於相信共和黨的空頭承諾:只要別廢阻撓,我們不會無端阻撓總統提名,只有在最“極端”的情況下才會用。

然而,里德還是錯了,而且是一錯再錯。自從美國建國以來,少數黨參議員共對總統提名使用了168次阻撓,其中奧巴馬總統的提名就佔據了整整一半(​​82人)!最令民主黨氣憤的是,共和黨提出阻撓經常沒有任何理由(比如對聯邦上訴法院法官),或者只是反對被提名的機構(比如消費者金融保護局局長),讓行政和司法兩個聯邦機構都無法正常運轉,天天面臨蜀中無大將的窘境。

換句話說,共和黨不該埋怨民主黨剝奪他們的少數派權力,他們只該怪自己做的實在是太過分,把民主黨徹底逼入了政治絕境。

至於其它反對廢除阻撓的“憲法理由”,現在談論也基本沒有任何意義。八年前,民主黨和共和黨的立場是恰好相反的——多數的共和黨希望廢除,少數的民主黨不希望。因此,所謂動用“核選擇”只是一種政治手段,總會有人歡喜有人愁,大家只是在互換角色而已。

阻撓機製本身則完全沒有出現在憲法中,它是後代黨派政治的產物,而且從近代才開始流行(特別是在奧巴馬上任後)。如果麥迪遜等憲法起草者們重生,估計他們也不會理解為什麼會有阻撓這種東西存在。

不過,阻撓能一直延續到今天當然也有它的理由。如果兩黨願意精誠合作,那麼阻撓的確是一個不錯的機制,可以最大程度保護少數派的利益。但是在今天華盛頓極度分裂的政治環境下,阻撓成了少數派妨礙多數派執政的武器,所以它被廢除大概也是一種必然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