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平原地帶居民的地窨院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11月17日訊】地窨院,是由黃土丘陵區的土窯洞移植到平原地帶的民居建築。主要分佈在山西、河南、陝西、甘肅等省的部分地區。地窨院承載著中國悠久的農耕文化以及當地的風俗習慣。由於地窨院的村落,人在百米之外往往不易發現,只有臨近院子邊緣時,才能看清其真面貌,所以有首民謠這樣描繪它:「上山不見山,入村不見村,平地起炊煙,忽聞雞犬聲。」

地窨院是一種既古老又極具地域特色的居住方式,是一種黃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主要分佈在山西南部的平陸縣等地,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據《平陸縣誌》記載,在遠古時期,由於當地風沙大,石塊和木材稀缺,古人們就在平坦處挖下大坑,然後在坑內建窯洞,白天在地上勞動,晚上到「地下」休息。

地窨院也是最早的穴居,平陸人說,在很早很早的時候,也許是在三皇五帝時期吧。那時候,張店鎮是平陸縣比較窮的地方,民眾的生活窮苦,加之當地的木料、石頭、磚瓦等建築材料缺乏,在適合挖掘地窨院的黃土地上建造地窨院居住,形成了當地傳統居住習俗。

地窨院一般長寬三四十米,深十米左右,呈方形,外面看很像一個天井,其內部布局類似北京四合院,有正窯和側窯之分。正窯向陽供人居住,側窯背光用於堆放雜物和圈養牲口;與正窯相對的是一條狹長傾斜的門洞,用於上下出入。地窨院里都掘有深窖,用來積蓄雨水,供人畜飲用,並挖有「旱井」,用於排放生活污水和雨水。

地窨院院坑崖頂四周,一般砌築高約3-4米的花磚牆,高出地面約0.5-1.5米左右,高出地面部分,俗稱「女兒牆」,又叫「攔馬牆」。地面以下俗稱「馬面」,「馬面」以下用磚砌一滴檐,形如房檐,俗稱「眼眨毛」,防止雨水進到窯內,窯洞窯口用青磚做一圈磚拱,起防護作用,崖面下方近地面0.8-1米處,用青磚砌築一圈,俗稱「磚建」,地面多砌0.8米寬左右的台階,亦為防止滴檐雨水四濺而設,同時可使院落美觀。崖頂地面留有空曠的場地,碾壓堅實平整,作為夏季碾打小麥、攤曬糧食、堆放柴草秸稈之用。崖場上一般建一小房,俗稱「場房」,可放置農具和糧草,崖場四周種植樹木,美化環境

這種地下住宅、冬暖夏涼,是很有特色的居住方式。這種院子可防風、防狼、防盜。處於地窯院中更是冬暖夏涼,四季溫差小,溫度一般保持在 10°C~20°C 。還有一特點,就是受外界的噪音和大氣層中的放射性物質影響小,人的情緒處於自然平穩狀態。老祖宗發明的這種白天在地面勞動,晚上到地下休息的躲避自然災害暴虐的地窖院,一直成為當地人居住的模式。

外人來到村裡,還以為有個土坑,臨近才知是一個紅紅火火的人家。

隨著農村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蓋起了磚瓦房,搬出了地窨院,大部分院落已荒蕪或造地回填,只有為數不多的老人還堅守在地窨院中,有些原本全是地窨院的村子已經極難見到。作為一種傳統的居住形式,已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正以驚人的速度消失,隨之而去的還有地窨院內眾多的習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