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11月17日訊】作為一個女子,她幾次被朝廷任命為正式使節,出使異邦,這種情況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是絕無僅有的。為了加強漢族與西域少數民族的團結,她走遍天山南北,在民族團結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她就是中國最早的女使節、傑出的外交家——馮嫽。
隨主西行
馮嫽,西漢人。她熟知歷史,精明幹練,是解憂公主的侍女。
漢武帝時,漢朝對長期南下侵擾的匈奴,接連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反擊;同時,為了結成對抗匈奴的聯盟,又與西域諸國中最強大的烏孫國(在今新疆伊犁河流域)聯姻。解憂公主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嫁給了烏孫的國王。
公元前一零一年,馮嫽隨解憂公主遠嫁和親到了烏孫國。在西漢王朝,解憂是對外和親公主中唯一的一位參與軍國大事的一品夫人。而她的計謀之所出,多求助於馮嫽,由於馮嫽多才多智,成為解憂公主的得力助手。馮嫽後嫁給烏孫右大將,她通曉古今,膽識過人,才幹出眾,很會處理官方文書,既熟悉漢朝事務,又瞭解西域諸國風情,在西域諸國享有一定的聲望,被當地人尊稱為「馮夫人」。
不顧危險 遊說烏就屠
漢昭帝末年到宣帝初年,匈奴屢侵烏孫,漢朝與烏孫合兵反擊,大敗匈奴。不久,烏孫國王去世,烏孫國內發生內訌。原國王匈奴夫人生的兒子烏就屠發動政變,殺死新國王泥靡,在匈奴的幫助下,他自立為烏孫昆莫。烏孫國形勢岌岌可危。西漢在西域經營多年的心血將付之東流,為此,漢宣帝大怒,派出了「破羌將軍」辛武賢帶領一萬五千人馬先駐敦煌待命。並下令準備糧秣,討伐烏孫。使漢朝和烏孫的關係,陷入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的緊張中。
漢朝的西域都護鄭吉心急如焚,他認為果真要打,當然漢朝有必勝的把握。但是,率軍遠征,橫渡沙漠,勞民傷財。而且,真打起來,烏就屠的母親是匈奴人,說不定匈奴又來軋一腳,把原來單純的事鬧大了,對漢朝也沒有好處!他熟悉烏孫的情況,知道馮嫽的丈夫右大將與烏就屠關係很好,又了解馮嫽的才幹,便請馮嫽去勸說烏就屠。
馮嫽因著丈夫的關係,和烏就屠也非常熟悉,把他當作自家的兄弟。她也知道,漢家大軍一發,烏孫絕不是對手。但,打仗總免不了傷亡,結果一定是兩敗俱傷。為了維護漢與烏孫的團結,馮嫽慨然上路,不顧生命危險,親至北山面見烏就屠,她率直的問烏就屠:
「你倒底打算怎麼樣?大漢已派兵到敦煌了,你能敵得過嗎?我想,除非你投降,歸順漢朝,免不了這一場戰爭!」
烏就屠殺了泥靡自立,得不到漢朝的承認,也心虛得很。誠懇的表態:
「我殺泥靡,是因為他性情暴虐,使烏孫國百姓民不聊生,並不是想與漢朝為敵。我也知道我不尊重漢家,自立為王是不對的。但,事到如今,我也騎虎難下。只要漢家肯封我一個小小的名位,我就願意歸順!」
馮嫽把這訊息傳給鄭吉,請他向皇帝報告。漢宣帝得知此事後,征詔馮嫽萬里入朝,當面向她了解烏孫的情況。馮嫽侃侃而談,透徹地陳述了自己的見解。宣帝對她十分器重,正式任命她為出使烏孫的使節。馮嫽作為漢朝的使節,乘錦車,持漢節,率領副使和隨從人員從都城長安出發,前往烏孫。到烏孫后,馮嫽代表皇帝詔令烏就屠前來,正式冊立解憂公主的兒子元貴靡為「大昆彌」(國王),烏就屠為「小昆彌」,並賜二人金印綬帶。至此,烏孫的動亂得到了圓滿解決,漢與烏孫的聯盟得到恢復,馮嫽出色地完成了出使任務。
鞏固團結 再踏征程
又過了兩年,元貴靡病故,其子星靡即位。時解憂公主年近七十,因年老思歸故土,奏請朝廷准允后,馮嫽隨同她一起返回都城長安。由於星靡生性懦弱,治國無方,局勢又起動蕩。馮嫽身在長安,心掛烏孫,為此上書皇帝,請求再次出使烏孫。宣帝准奏,於是,已經年逾花甲的馮嫽,為了鞏固漢與烏孫的聯盟,又一次以漢朝使節的身份,不辭辛苦,踏上萬里西行的征程,第三次出使烏孫。
她在一百多名漢軍官兵的護送下,又重返烏孫。烏孫的臣民聽說她回來了,許多人騎馬跑出幾百里遠道相迎。她回到烏孫后,白天協助星靡和大臣們一起處理國政,夜晚,披星戴月,不辭勞苦地教星靡學習經史,向他講授做仁君的道理。馮嫽就是這樣為國為民,為大漢社稷,在荒僻的邊疆,耗盡了她的大半生心血,和烏孫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度過了她的有生之年。
詠詩
多少鬚眉無語——詠馮嫽
鐵與火,血與淚,多少鬚眉無語。
誰能將女兒志男兒膽比個高下……
龍堆秋草朝暉稀,驄馬晨迎翰海風。
大漠關山來複去,何問天涯遠與近。
血濃的親,酒香的情,只叫絕域開雲道。
鐵與火,血與淚,多少鬚眉無語。
誰能將女兒志男膽比個高下……
狼望春花雪絮積,紫鞍夜度交河月。
羽檄紛飛錦車匆,干戈玉帛怎舍取?
血濃的親,酒香的情,不圖榮名在畫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