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民間經常用的器具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11月01日訊】在過去,科技不發達,沒有現代化的工具。聰明的中國人就製造了許多簡便又實用的生活器具,歷代沿用,有些至今還非常實用。但有些已經無用武之地了,如棒槌、篦子、蠟燭台等。

箸籠

也稱「筷筒」,用以儲放筷子的器具。所用材料不同,有瓷筷筒、陶筷筒,也有木、竹、篾筷筒。如今更有塑料筷籠,其形狀一般上口略大,底部略小;其底平面或呈月牙形、弓弦形、梯形等。通常將置於餐桌上的,稱「筷筒」;掛於牆上的則稱「筷籠」。

棒槌

一種洗衣用具。多由棗木或其他硬雜木製成,長約束31厘米,一端稍粗,便於槌衣;一端較細,便於手持。以圓柱形較為常見,亦有長方形,一端略翹起者。婦女們在河邊塘畔洗衣時,將衣物置平整在石頭上,加揉碎的皂角若干,反覆摺疊,用棒擊之以去污。今農村仍有流行。

笊籬

大都用竹篾編成,也有金屬絲編成。呈構形,器底有無數小孔,在撈取什物時用以漏水,為民間日常用具。

板甑

即砧板,一種切肉、切菜用的木板。一般為長方形,也有正方形、橢圓形、圓形的。多用質堅紋細的樹木為之。民間喜用鋸成的木墩子為之。

茶筒

民間一種盛茶水的竹筒,大的三四節、小的一二節,簡單耐用,清潔衛生。在山區農村為常見之物,農民在上山下田勞動,多用此筒盛茶水。

飯甑

為民間使用的一種炊具。通常用木頭箍成,有大有小。大的炊30~50斤米,小的炊幾斤米,適合農村煮粥撈飯習慣,即將一天的飯一鍋煮熟,飯撈起來分三餐吃。紅白喜事都用大飯甑炊飯,出飯率高,硬軟適度。食時可口。

鞋拔

穿鞋時所用的一種輔助用具。形狀似一小牛舌,一般長9厘米左右,寬3厘米余,凹形,材料有獸骨、牛角、銅、象牙等。仿鞋跟形,向內稍有彎度。上端稍小。便於手握,柄部有眼,可以懸挂。下端扁屈,正好貼于足跟,用時,足伸入鞋中,足跟緊貼鞋拔,用力蹬入,然後將鞋拔抽出。一般人家均有使用,以穿各式布鞋最為方便。

篦子

一種密齒的理髮用具。一般木製或竹制,也有用骨制,長15厘米以內,中有篦梁,兩側排篦齒。

襪板子

農村婦女用來縫、補襪底的用具。民間所穿襪子,用料有布、皮、線、毛4類,穿著日久,均易破損。民間多用襪板子塞破襪口,理順拉緊,從上部扎牢以免滑動,並使底部破損處暴露平展,然後補綴之。其製法:用一輕質較厚木板,削成足形,使底部平整光滑,後跟位置釘一半圓形木塊,腳面與脛部斜釘一長木條,側視如直角三角形狀。

頂針

俗稱「針箍」,民間縫紉用具。環形,鐵制或銅製,上均勻布滿小的針窩,使用時,套入人的中指第二節。作針線時,如納鞋底,縫棉襖,針難以穿通,則用此物頂針,利用手力,推動針體,針尾恰抵進此物的針窩內。

熨斗

銅製,圓腹,寬口沿,有長柄,后改鐵制。用火把炭加熱后,即可熨燙衣服。現已改為無長柄,且通電加熱。

琴凳

其凳長、高均如床榻,寬僅30厘米,用料講究,腳板及面板均用楮樹、木荷等紋細質堅的雜木,製作精工。琴凳一般成對,拼在一起可作臨時便床,農家夏日納涼時,常以此為便榻。

水煙筒

舊時,有錢人家有一種吸煙用具,叫「水煙筒」。筒用金屬製成,煙筒藏水煙經過水的過濾后吸入,吸時呼呼作響,多系有錢人家使用。舊時客來先送煙筒為禮。

搔杖

俗稱不求人,大部分用竹製成,亦有塑料製成。30厘米長,端削成人手指爪形,一端安柄,在手所不到處(如背脊等處),可如人意,用以爬搔背癢。

竹簟

農村中用來晾曬稻穀用的粗竹席。大者幾丈見方,主要用於稻禾成熟期可將簟展開,置木架或石于其上,舉稻把摜于木或石,稻麥粒隨落,積于簟上,不僅可免泥沙混入,又可減少損失,曬穀物和打稻等使用方便。

燈籠

為民間照明用具。多用細竹篾或鐵絲做骨架,外糊上紗或紙為籠,裡邊點蠟燭。通常呈圓筒形,大小不一,或懸挂或手提。

樽頭燈

舊時山區的一種照明工具,即是在樽缸中放上泥塊,在泥塊中央挖一窟,裝進菜油或牛油,用蠟燭芯或紙卷燃點發光。隨著照明工具的發展,有的山區點上了電燈,樽缸燈基本上絕跡。

蠟燭台

一種插燭的燈架。其架用銅、錫、鐵、木等製成,大小不一,通常分為上下兩層,成塔狀,每層刻制各種花紋圖案。舊時各家必備之物,祭祀和婚喪壽誕等事,必點蠟燭,插之於台,亦為女子出嫁必備的嫁妝。大戶人家有大型蠟燭台,即用錫鑄面福、祿、壽、喜和中間的字,比一般燭台大,重量有高達幾十斤的。

雞囪

溫州地區居東南海濱。氣候溫暖,但南北不同,有些縣的山區,夏極涼,冬極寒者,二三十里之內,溫懸殊,有用細篾編成小熏籠,內包瓦器以蓄火,有提柄而無蓋。俗稱「雞囪」。有詩曰:溫嶺南來氣候溫, 袍一領長兒孫。瀟瀟寒食三朝雨,手捧雞囪不出門。

鶴兜

是民間的一種洗衣用具,也作腳桶使用。其形下面是個圓木盆,在盆邊上做一個長把手,手柄上端往往雕一個鶴頭,俗稱「鶴兜」。使用方便,群眾十分喜愛,女子出嫁時,「鶴兜」是嫁妝中不可缺少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