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滇南四大腔–海菜腔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10月25日訊】民歌《海萊腔》、《沙莜腔》、《四腔》和《五山腔》被譽為滇南四大腔。其中《海萊腔》最具有代表性,因為演唱形式獨具一格,被稱為民歌中的「美聲」唱法。

民歌《四大腔》產生於雲南建水、石屏一帶彝族的尼蘇支系中,並與青年男女傳統風俗性的社交和愛情活動緊密相聯。這種風俗性活動尼蘇人稱之為「吃火草煙」。在「吃火草煙」的聚會中所唱的曲子,即《四大腔》。他們分別流傳於尼蘇人居住地的四個區域,是四種不同的聲腔和套曲結構形式。與其他彝族民歌相比,四大腔具有篇幅長大、結構嚴謹、內容豐富、曲調悠長深沉、演唱技巧較高等特點,是彝族民間音樂中藝術水準較高的品種。其中《海萊腔》起源於雲南省紅河州石屏縣;《沙莜腔》、《五山腔》則起源於雲南省紅河州建水縣;《四腔》則起源於雲南省紅河州石屏縣、建水縣以及玉溪通海縣三個地方交界的彝族山區。

「吃火草煙」這種風俗,是彝族青年獨特的戀愛方式。在月明星稀之夜,常常由一個寨子的男青年先選好玩場,然後帶上煙筒、四弦和食品,邀約另一寨子的女青年參加。男女青年聚集於寨外選好的場地中,燃起篝火,裝煙逗樂,盡情唱跳玩樂。男女之間互唱曲子、侃白話,要求較嚴格,必須做到字正腔圓,對答如流,若女方輸了,必須給男方裝煙點火,若男方輸了,會被看不起倍受冷落。

其中主唱者用真聲演唱實詞,假聲演唱虛詞,使之更富抒詠性,其忽高忽低,或張或弛的音色對比,讓音樂高潮迭起,悅耳動聽,獲得美感。在演唱過程中,主唱者與伴唱者之間,或低吟迥唱,或縱情高歌,綿綿不倦的對歌,通宵達旦,許多青年就是在這裏傾露感情,最後結成姻緣的。

天籟之音——彝族《海菜腔》

彝族海菜腔是海內外知名的雲南彝族特有的民歌品種,它又稱大攀槳、倒扳槳,俗稱石屏腔,主要流傳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彝族尼蘇人村落。

海菜腔的演唱形式獨具一格,被譽為民歌中的「美聲」唱法。它屬於一種對唱形式的民歌,有領唱、有幫腔、有問有答。音域寬廣,昂揚激越,優美動聽、旋律起伏連貫,婉轉悠揚,猶如異龍湖水,清澈明亮,聲浪如波。彝家男女自幼聽大人唱曲,耳聞目睹,心領神會,萬事萬物經口即成詩句,是憎是愛,出聲直露情懷。無論湖中、山林、田地間,隨時皆可唱曲對歌,男女歌聲互答,其情融融樂樂,非見高下,不肯停聲。

《海菜腔》的歌詞是漢語,曲調保持彝族音樂風格、節奏細緻多變,旋律悠長。樂器伴奏以四弦為主,有時也用樹葉吹響伴合,但普遍不用器樂伴奏,張口即來,字正腔圓,大概是于勞動和行走中練出的緣故。

《海菜腔》由來已久

海菜腔本義是在「海」上唱的腔,因當地的異龍湖中一種名為「海菜」的水生草本植物而得名。它是彝族人在長期的勞動和生活中創作的。由青年男女在山野、田間、湖上談情說愛唱出的山歌發展衍變而來的。其歷史久遠,自誕生以來,便在以異龍湖為中心方圓百里的農村、城鎮廣為流傳。

同時,也為漢族所喜愛,流傳於建水、開遠、通海、箇舊等地。

彝族民歌源於勞動,傳播於民間。千百年來,一直延續著,發展著。因地而異,各具濃郁的地區特點。

清初的石屏文人胡瀛,趁月游異龍湖,當即吟道:「香稻花輕玉露稠,月明漁話滿船頭。小蠻打槳冥濛里,海菜腔夾醒睡鷗」。

民國年間,石屏的彝家婦女走西頭到思茅、普洱一帶背運東西,一路上唱海菜腔,跳煙盒舞,勞逸結合,以解睏乏。民國《石屏縣誌》四十卷《奕志》中載:「夷人婦至思茅地,為人負茶至普洱」,每唱「朧匆」調為嬉,又名「跳朧匆」(按:煙盒舞民間也稱為「跳朧匆」)。

這些史料中對海菜腔的有關記載,說明了海菜腔淵遠流長,是彝族民眾傳統的歌舞藝術形式。它在形成及發展過程中深受明清時期漢族移民所帶來的漢族文化影響。清代以來的地方志中,有很多關於海菜腔歌唱的記載和詩文。一首完整的海菜腔曲調通常由拘腔、空腔、正七腔及白話腔等部分組成,結構複雜,篇幅宏大,是一種由多樂段組合,集獨唱、對唱、領唱、齊唱、合唱等形式於一體的大型聲樂套曲。海菜腔代表性曲目有《哥唱小曲妹來學》、《石屏橄欖菜》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