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因六四心神恍惚夾不住餃子」新書全被刪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10月21日訊】(新唐人記者陳潔綜合報導)港媒指出,精通中日文的美國哈佛大學名譽教授傅高義(Ezra F•Vogel)傾10年心力完成的巨著《鄧小平時代》,大陸中文版被刪去了很多有關1989年天安門民運的內容。過去西方作者對審查要求會拂袖而去,但傅高義為了打入龐大的大陸市場,很快就決定將心血傑作交給中共當局審查。

據香港《蘋果日報》報導,傅高義的《鄧小平時代》香港中文版於去年出版,而大陸中文版延至今年初才出版,出版商表示為敲定最後譯本,足足花了一年時間。在大陸版中,原書指八九民運如火如荼時,鄧小平在招待當時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的國宴上,因全副心思放在如何解決佔領天安門的學生而顯得心神恍惚,手震得筷子也夾不住餃子;同情民運的中共總書記趙紫陽遭軟禁落淚,以及政府下令全國報章不要報導東歐共產政權土崩瓦解等內容,全部被刪除。

傅高義表示,將心血交給中共當局審查,是不愉快但必須的決定:「對我來說這是個很容易的決定,著作90%內容能在這裡出版,總好過0%。」但報導指出,中國市場難放棄,《鄧小平時代》在美國賣出3萬本,跟在中國賣出65萬本如小巫見大巫。

大陸出版社行政人員透露,現在全國560家出版社都請忠心共產黨員作內部審查,新聞出版總署可隨時下令刪除一整章書,甚至叫停整本書出版。出版有關中國種族衝突、台獨和法輪功的書,想都不用想,出版有關文化大革命和當代領導人,也要有心理準備遭人雞蛋裡挑骨頭。

陳破空:傅高義誤讀中國

旅美政治評論家陳破空指出,《鄧小平時代》一書對鄧小平充滿讚譽:一個務實的改革者,為中國找到了富強之路,讓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脫離貧困。然而,作為一名外國的「中國通」,傅高義對中國內政的把握,非但不精確,而且充滿誤讀。

誤讀之一:傅高義筆下的鄧小平,出發點似乎都是黨和國家。傅高義雖然承認鄧確實沒有處理好「六四事件」,但卻替鄧辯護:誰也不知道,採取另一種做法會發生什麼;著眼中國的統一與中共統治基礎,當時已經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現在看來,鄧小平當初下的判斷也許是對的。」

1989年,鄧小平調兵鎮壓的同時,也預備了全家逃難巴基斯坦的方案,這證明,出於個人和家族利益,鄧孤注一擲,不是為那個國,也不見得是為那個黨。至於傅高義提到「中國的統一」,更與民主運動風馬牛不相及。

誤讀之二:傅高義就像寫美國人一樣,去寫中國人。殊不知,在中美迥異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環境下,兩國人性表現具有顯著差異,尤其最近的半個多世紀。在美國,人性普遍向善;在中國,人性普遍向惡。部份原因,美國擁有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情懷,更兼民主與法治的恆久,博愛精神廣佈於社會;而中國擁有漫長的封建厚黑政治傳統,盛行獨裁與腐敗,到了迷信無神論和鬥爭哲學的共產黨時代,更形登峰造極,惡之花遍地盛開。

鄧小平,無毒不丈夫

陳破空認為,傅高義無法領會「無毒不丈夫」這個中國成語,也就無法深入鄧小平的中國式個性、行為心理及整個內心世界。中共建政之初,鄧小平主政西南,執行毛澤東的血腥土改路線,濫殺地主富農,不遺餘力;五十年代末,毛策動「反右」,鄧是前線執行人,數以百萬計的知識份子遭到整肅。

鄧小平在「文革」中落馬,卻受到毛澤東另類優待,連一根毫毛都沒有被動到。只有一種可能:在個人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鄧小平出賣了劉少奇。儘管,三年後,瀕死的毛,再度將鄧打倒。毛死後,鄧小平通過幕後活動,讓華國鋒准他再次復出任職。但幾年後,鄧恩將仇報,將華排擠出領導層,自己大權獨攬。

鄧小平並非「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

陳破空指出,鄧小平並不是各項改革的倡導者。對外開放、建立經濟特區,由華國鋒和谷牧首倡;農村聯產承包,由萬里和趙紫陽提出並試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大討論,由胡耀邦提出和主導;其他諸如發展個體經濟、價格雙軌制、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大進大出,兩頭在外」的國際大循環、試行農村基層選舉等,大多由趙紫陽提出並施行。

客觀而言,大權獨攬的鄧小平,以他個人的強勢,為中共八、九十年代的改革開放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但也正是因為鄧的強勢和獨斷,迫使中國的改革,僅僅侷限於經濟領域,而無法擴大到政治和社會領域。

傅高義認為,鄧小平扭轉了毛澤東路線,進而挽救了中國。事實上,鄧小平拋棄的,是毛澤東的政治路線,但依然沿用了毛澤東的組織路線,即,繼續藉助於共產黨這個龐大的黨機器,統治和禁錮10幾億生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