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慎坤:水陸空為三峽護航意味著什麼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9月18日訊】9月16日,新華社報導稱,日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公佈了《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安全保衛條例》,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條例共7章41條,分為總則、陸域安全保衛、水域安全保衛、空域安全保衛、安全保衛職責、法律責任、附則。條例規定,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區的範圍包括三峽樞紐及其周邊特定區域,分為陸域、水域和空域安全保衛區。陸域安全保衛區、水域安全保衛區實行分區安全保衛制度,具體範圍的劃定和調整,由湖北省人民政府確定並公佈。空域安全保衛區為陸域安全保衛區、水域安全保衛區上空的低空空域。

條例明確,國家統一領導三峽樞紐安全保衛工作。國務院公安、交通運輸、水行政等部門和三峽樞紐運行管理單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確定的職責分工負責三峽樞紐安全保衛有關工作。

條例規定,陸域安全保衛區分為限制區、控制區和核心區。各區的周邊界線應當設置實物屏障或者警示標誌,各區的出入口和重點部位應當配備警戒崗哨或者技術防範設施。水域安全保衛區分為管制區、通航區和禁航區。各區的周邊界線應當設置警示標誌,配備警戒崗哨或者技術防範設施。在空域安全保衛區飛行的航空器,應當嚴格按照飛行管制部門批准的計畫飛行。

官方為何突然宣佈組建一支特種兵團,水陸空為三峽保駕護航?三峽建設之初,安全問題曾經是爭論的焦點,儘管三峽工程的建設中,為提升大壩安全等級投入鉅資,現在看來,在安全問題上,三峽大壩還是存在許多隱患,其脆弱的一面也逐漸暴露。

事實上,三峽大壩不僅存在各種潛在的自然災害威脅,還有來自其他方面的隱憂。英國水庫大壩專家哥爾特斯密斯曾表示,打擊水庫設施,是國際軍事較量和國內政治較量的一種手段。在軍事較量和政治較量中,大壩是被對方打擊的或被對方威脅的目標,擁有大壩的一方,常處於被動地位。

1991年初,著名物理學家錢偉長先生在國內報刊上發表過一篇文章,名為《海灣戰爭的啟示》,談到海灣戰爭和三峽大壩建設中的人防安全的關係。

錢偉長文中表示,三峽水庫潰壩的危害,將使長江下游六省市成為澤國,幾億人將陷入絕境。他認為,三峽大壩將成為外部敵人威脅的目標。面對目前的導彈技術,三峽大壩的防禦是不可能的。

三峽大壩建成後各種地質災難頻現,尤其是各類崩塌、滑坡明顯增加。2007年9月25日,一大批官員和專家學者齊聚武漢,討論三峽工程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工作。專家們一致認為,三峽工程生態環境安全存在諸多新老隱患,如不及時預防治理,恐釀大禍。這是官方首次一改以往為三峽工程辯護立場,承認安全形勢嚴峻。

今年1月,長江水利委員會水資源保護局前局長翁立達發表標題《齊岳山東北斷裂是三峽最大的地質隱憂》的文章說,對三峽水庫而言,危害最大的是構造型地震。據悉,在第二庫段仙女山斷裂、九畹溪斷裂、建始斷裂北延和秭歸盆地西緣一些小斷層的交會部位,有可能誘發水庫地震。

三峽工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引發的聲勢浩大的移民工程,水電過度開發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尤其是地質災害,使其從開始籌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終與巨大的爭議相伴。

據南方報網報導,關於三峽工程是否上馬的那場著名論證始於1986年6月,由原水利電力部組織,分為14個小組,共412位專家參與,歷時3年。同這場論證一同記入史料的,還有拒絕在論證報告中簽字的9名專家。如今,9位專家的姓名已鮮為人知。有些專家已經過世。

在三峽大壩擬議修建之初,著名水利專家清華大學教授黃萬里從地質、環境、生態、軍事諸方面痛陳三峽工程的危害,他預警了三峽水庫蓄水後卵石淤塞重慶、四川水患、浩大的工程開銷和必將釀成禍患的移民安置,並預言三峽高壩若修建,終將被迫炸掉。因此,他不被邀請參加三峽工程論證。

著名水利專家、環境專家王維洛博士認為,當三峽工程運行三十年後,在論證報告上簽字的專家也不敢保證重慶港不被泥沙淤積。到那時再想拆除三峽大壩,泥沙淤積量超過40億噸,長江水無法將那麼多泥沙帶入大海,而是堵塞中下游河道,迫使河流改道,想拆也不行了。

1992年4月7日,國務院向全國人大提交三峽工程建設議案,表決雖然獲得通過,但贊成票只占總票數的67%,是迄今為止全國人大所通過的得票率最低的議案。

財經網《安邦諮詢:三峽工程正在成為一個無底洞》文章說,三峽工程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超級工程之一。不僅投資巨大,而且遺留問題眾多。尤其引人關注的是,三峽工程在中國引發的爭議也前所未有,以至於在2009年全部完工的慶典上,居然沒有一位領導人到場,這在中國是極為罕見的。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