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9月7日訊】(新唐人記者柳清綜合報導)最近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以及和記黃埔相繼宣告或將拋售,而另外一邊卻在大舉在歐洲收購資產,李嘉誠「棄港投歐」引起商界關注。《福布斯中文網》分析認為,李嘉誠棄港投歐只是一個開始而已。
李嘉誠410億「棄港投歐」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導,最近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以及和記黃埔相繼宣告或將拋售百佳超市、上海陸家嘴東方匯經中心OFC寫字樓和廣州西城都薈廣場和停車場,涉及金額約為410億港元。
而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李嘉誠旗下的「長和系」一直在歐洲拓展併購業務。僅2013年上半年就完成四宗海外併購共耗資248.7億港幣。而英國媒體更稱,李嘉誠要併購「整個英國」。
有報道分析稱,李嘉誠「棄港投歐」意圖越來越明顯。李嘉誠近期一系列減持中資項目引來外界諸多猜測,「逃離香港入駐海外」的傳言頻頻出現。
2007年的金融危機使李嘉誠的財富縮水了1000億,1996年,大盜張子強曾綁架了李嘉誠長子李澤鉅,並持槍闖入李嘉誠住所,取得十億元贖金后逃去。
這些事件並沒有影響李嘉誠對香港的信心,甚至在一年前的2012年,李嘉誠還做出這樣的表白:「我1940年到香港,對這片土地有特別的感情,自己身為中國人,永遠都是中國人。我絕對不會從香港撤資,我說話很少那麼堅定。」然而在短短不到一年時間里,李嘉誠卻出現了差不多180度的轉彎。
《福布斯中文網》的報導指出,2013年5月,李嘉誠旗下公司參股的香港國際貨櫃碼頭髮生了近千名工人因不滿工資低而停工40餘天,最後以加薪9.8%才得以平息事端。這些事件讓李嘉誠感到心寒,自由市場榜樣的香港變得越來越保守。
香港搞起奶粉限購是一種雙輸的局面,更是和自由市場格格不入,也把香港自由經濟形象毀掉了。限購令導致奶粉銷量急跌,出現了有貨無人買,嚴重損害香港商人的利益。現在,香港還效仿大陸的住房限購令政策。
香港知名時事評論員李兆富說道,香港已經背叛了堅持了150年的原則。這些年以來,香港不斷放棄自由市場理念。1997年6月30日香港政府通過最後一條法令——《保護海港條例》,從此香港就沒有再造新土地。在環保主義者看來,這樣做很合理,但是對經濟影響是非常大。
報導認為,李嘉誠只是一個商人,看到香港營商環境的惡化,這是他棄港投歐的原因。
長江基建集團董事總經理甘慶林表示說:「英國擁有良好的營商環境、完善和成熟的法律、財務及受規管業務制度,集團視英國為最理想的投資地點之一。」
甘慶林說,李嘉誠棄港投歐,這是香港人值得反思。香港搞限購令、搞標準工時等,這都是給香港自由市場形象的抹黑。或許,李嘉誠的逃離只是一個開始而已。
王石點評「暗示」中國樓市
萬科董事會主席王石在微博表示,「精明的李嘉誠先生在賣北京、上海的物業,這是一個信號,小心了!」
王石說,李嘉誠的「和記系」征戰大陸幾經波折,近期出售廣州西城都薈廣場及位於其停車場,是因為廣州西城都薈經營狀況並不理想,商鋪的出租率也僅只有75%。
而在香港「地產霸權」的聲音越演越烈,樓市見頂的說法也不斷傳出,香港政府為抑制房價出重拳打壓樓市,讓房地產商受挫。
王石:李嘉誠拋棄410億的中資項目,很明顯是對中國房地產的不看好。
有報導指,所謂國安險商先知。不少人認為大陸的房地產一直在高位運行,加上國內的政治、經濟、投資環境讓李嘉誠不安,李嘉誠才跑到外國去賺錢。
而有網友則表示,老李(李嘉誠)可能已經察覺中國和香港等地的房地產泡沫風險在逐漸加大,而採取的避險行動。他畢竟是個在商業江湖中混跡多年的老把式了,也許已經聞到了一些不尋常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