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大旗:紅色大片薄公案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8月28日訊】薄公案庭審從被告當堂翻供,否認一切控罪始,其後枝節橫生,懸念迭起,末尾更來了一個美國小說家歐.亨利的反高潮,薄熙來指王立軍與谷開來「如膠如漆」,從畸戀到公開示愛,卻被撞破,這居然是王立軍叛逃美領館的原因,因為薄熙來認定「一巴掌打不出叛徒」,對上司太太暨誥命夫人的不倫之戀,卻能成為叛徒。故事如此鋪陳,將薄公案的娛樂指數推向新高!

猶記得去年薄在兩會上疾言厲色:「一派胡言」和「向我家人潑髒水」,而現在困獸猶鬥的薄熙來卻嫌胡言還不夠,水還不夠髒,遂使這套紅色大片更具震撼性,其票房保證一應俱全,薄熙來是政壇俊男,薄谷開來是美豔貴婦,公子薄瓜瓜玉樹臨風,劇情薈萃權貴、黑道、諜戰、驚悚,如今又新添了綠帽疑雲。

薄公案脈絡越豐富,細節越生動,戲劇性越跌宕,其政治內涵就越深刻。中共當權者檢控薄的三宗罪,實僅係雞零狗碎,那點貪污受賄數額,對薄王府來說連牙縫都不夠塞。顯然,當局意在終結薄的政治生命,而不在於釐清他的所有罪行,要把全部猛料抖落出來,首先黨國體系就受不了。然而就這丁點雜碎,薄熙來也悍不認罪,這完全符合他的紅色血統和桀驁性格,他決非小八路出身的陳希同或秘書幫出身的陳良宇可比。故而壟斷所有資源的最高權力集團,偏偏壟斷不了故事的版權。

這套紅色大片的隱秘情節,其實在民間早就像野火一般流傳。更何況,劇本原始素材有相當部分在美領館手裡,駱家輝早用外交郵包特急快遞至華盛頓;美國人又和英國人分享情報,歐美各大媒體爭相作深度報導,天朝已喪失了原創版權和終極政審權。

然而中共雖無故事版權,卻還握有刪節權。去歲剛拿下薄熙來時,舉國錯愕,故而中央對薄各種重罪滿天飛的傳聞並不阻攔,並要求全黨全軍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及至薄營已瓦解,中央又發愁了,薄罪證太多,更糟糕的是論貪腐糜爛雖駭人聽聞,卻與其他高官只有程度差別,薄家財富甚至比不上溫家寶,然而他的政治野心與飛揚跋扈,讓朝堂群臣都惴惴不安。薄當商務部長時根本不把副總理吳儀看在眼裡,逼得吳儀以裸退來換取把薄熙來放逐出京城;二〇一〇年十七屆五中全會,薄公然批判胡溫的路線,指出「貧富不均、東西差距、城鄉差距、社會矛盾擴大,這早已違背可中國共產黨最初的理想。」其後薄熙來打出「共同富裕」的旗號,更宣稱要在重慶政改,「鄉鎮一級普選,實現基層人民的民主自治。」

這次薄公案開審前,黨的喉舌強調「令出一門」,這正是薄真正的彌天大罪,卻又很難以此入罪,諸如對抗中央、另搞一套,都是以前黨內路線鬥爭的用語,這樣的措辭才真叫「文革餘孽」,就連整肅趙紫陽時也未再用,鄧小平一句「不爭論」,就揭過去了。

若治薄「分裂」罪,薄反而被殺頭也是烈士。中國諸多尖銳矛盾莫不被薄言中,但他的獨步單方豈止解決不了那些矛盾,他也無意讓基層人民實現民主自治。但在社會公平與正義均日漸稀薄的當今中國,認穴精準的薄熙來佔據了虛幻的道德高地,確係事實。

至於如何發落薄熙來?宮廷帷幕背後經過一番縱橫捭闔,劇本已最後敲定。戲文中的政治陰謀被抽離,殺人、奪產、洗錢等刑事重罪被剔除,連生活糜爛的「小節」也過濾掉。但要釘死薄熙來卻是矢志不移,無論薄案怎樣判決,要給他掩飾罪惡是一定的,否則家醜外揚,整座大祠堂都會蒙羞蒙污,故而只治其人而不及其罪是上上策。這次挑揀出來的三宗罪,能夠毀掉薄熙來的政治生命,也就可以了。

負隅頑抗的薄熙來或會以為自己不乏黨內盟友,其實滿朝諸公和分封食邑的豪族均盼他早點人間蒸發,只因薄熙來是一面鏡子,其行為大家或多或少都做過,故而誰都不願在鏡中看到自己的映像。庭審之後,公訴人要求加重刑罰以示嚴懲,不管加刑與否,薄熙來已永無翻身之日。倒是中共自身毫髮無損,權貴豪族分踞要津,攫取民脂民膏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永不改變。

薄案與四人幫案前後兩場世紀審判相隔三十多年,性質卻一樣,都是政治審判。但因薄熙來不配合,反而讓劇情逸出原定劇本,多出許多娛樂色彩和八卦花絮。譬如王立軍對谷開來的不倫之戀,前所未聞。倒是此前網上和外媒一直風傳谷開來與海伍德有染,薄谷氏與對方共處酒店房間對酌,惟親密關係才有此舉。

海伍德醉酒嘔吐時,薄谷氏始把家臣張曉軍叫進來幫忙,而且親手下毒的還是谷自己。據薄熙來在這次庭審上的說辭,谷開來殺了人,好像有一種荊軻刺秦王的豪氣。事後她吩咐酒店服務員不要打擾住客,這才施施然離去。全過程薄谷氏沉著而冷血,視人命為螻蟻,以天朝之華夷觀,洋人性命比本族人尊貴,殺個英人尚且如同草芥,薄家平素如何對待同胞,可想而知。難怪一直沉默的海伍德的母親聞訊在英倫慨嘆:「中國沒有人權!」

最後抄錄幾則語錄,去年薄熙來在兩會上說:「我家沒有任何財產」;「瓜瓜留學的學費全部靠他努力獲得的獎學金」;「谷開來是非常優秀的人,人品很好,很有才華,她犧牲自己的事業,退居幕後,甘當家庭主婦,多年來一直默默幫助我,我很愛她,對她相當敬重。」再對照薄熙來這次在庭審上說了些什麼,其間意味堪為本文註腳。

文章來源:《縱覽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