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劍:中南海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鬼城」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8月12日訊】僅僅靠出賣土地資源和房地產來帶動經濟發展,那將是緣木求魚,刻舟求劍。房地產泡沫吹的越大,破滅的也越快;投資虛擬化與投機化越嚴重的地方,其後果也越嚴重。隨著最近中國大陸銀行因「錢慌」引發的各種危機,以及鄂爾多斯、溫州和神木等骨牌的倒下和各地「鬼城」的相繼湧現,不僅打開了中國經濟的潘朵拉魔盒,也即將引發一連串的「骨牌效應」或「蝴蝶效應」。

早在2011年,中國大陸就公佈了一份「資源枯竭型城市」名單,共有69個城市上榜。根據中國審計署近日公告,截至2012年年底,抽查的36個地方政府就有16個地區資不抵債。也就是說,如果允許政府破產,中國至少有16個地方政府已經成為中國的底特律。據媒體報導,伴隨經濟放緩,土地財政難以為繼,內蒙古、陝西、河南、遼寧等多個地區地方財政收支宣佈告急,收不抵支,甚至寅吃卯糧、不得不靠徵收「過頭稅」來維持政府龐大的日常開支。6月份多省官員進京「喊窮」,拜會財政部尋求支持便是例證。更不可思議的是,居然就連在外界看來富得流油的中國第一經濟大省廣東也進京喊窮。由此可見,中國經濟真的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如果我們回顧中國近十五年來的經濟發展軌跡就不難發現,一度被西方媒體吹得天花亂墜的所謂「中國模式」和「中國神話」,其實就是由中共政府導演的一場徹頭徹尾的「龐氏騙局」。

在這場騙局中,中共政府用國家信用作擔保,以房地產作誘餌,靠銀行印鈔、股市圈錢和外商投資輸血,再通過不斷推高房價來抬高地價,再從天價的房地產稅費收入和土地出讓收入中攫取民眾更多的財富。位居「龐氏騙局」金字塔頂端的就是中央政府,位居最底層的就是13億中國普通民眾。一旦騙局破滅,所有風險將全部轉嫁到老百姓頭上,讓全民買單。

除了通過發行股票圈錢外,這場騙局正式始於1998年中共開始實行的房改。1997年一場席捲東南亞的金融危機讓中國經濟蒙上了陰影,購買力銳減,房價暴跌,企業破產,樓盤爛尾等等,但由於過去窮怕了的中國人喜歡攢錢,當時國內居民儲蓄高達5萬億,被稱作「籠中老虎」。為了轉嫁危機,復蘇經濟,中共決定將這只「籠中老虎」釋放出來變成消費力,當時能夠讓老百姓大把掏錢的唯有房子。於是,中共從1998年下半年開始停止住房實物分配,逐步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並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刺激房地產市場的優惠政策。為了迫使老百姓把錢拿出來購房,僅僅1998年這一年央行就三次降息,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從1993年7月11日的10.98%降到了2002年2月21日的1.98%,還要徵收20%的利息稅。房改之後,人們也只有通過市場解決住房問題,再加上銀行利率這麼低,又無其他投資管道,因此很多人不惜把一生積攢的血汗錢全部投入中共設置的房市陷阱。

特別是2001年11月20日,中國加入世貿後,外資銀行紛紛搶灘中國,全球500強企業中,有400多家來華投資,當時《財富》週刊公佈的調查表明,92%以上的跨國公司若干年內將考慮在中國設立地區總部。世界著名的管理顧問科爾尼公司公佈的調查結果也顯示,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有吸引力的外國直接投資目的國。為了吸引外資,把中國建成所謂「世界工廠」,中共各級政府一方面不惜大量廉價變賣和出租土地、礦產、國企和國有銀行股權等;另一方面又不惜以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犧牲子孫後代發展空間為代價,將一望無際的農田和耕地變成由鋼筋水泥堆砌而成的一個個經濟開發區和一幢幢高樓。甚至一些被發達國家和地區淘汰的高污染、高耗能和低附加值項目,以及產能過剩、低水準重複建設項目,也成了不少地方政府爭相引進的「香餑餑」。

由於外資源源不斷的輸血,加上出口和房地產拉動,讓「空手套白狼」的中共一下子成了全球最大的暴發戶。這些巨額財富一部分流入了權貴的私人腰包,但相當一部分被中共用來補充每年超過軍費的各種維穩開支,新建和擴建黑監獄、勞教所和洗腦班,來對付億萬手無寸鐵的法輪功學員和維權民眾。因此,有人把中共通過暴力手段拆掉居民的房子,再將居民從自己祖祖輩輩生活的土地上趕走的這場強拆運動,比喻為「房吃人」的「圈地運動」。

2008年9月,美國出現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海嘯。受經濟全球化影響,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也受到了巨大衝擊。眼看危機步步逼近,泡沫隨時隨地都有破滅的可能。此時,中共不得不再次加足馬力開動印鈔機,企圖通過中央四萬億的救市計畫和地方八萬億的配套資金來刺激經濟,挽救搖搖欲墜的中共政權。中共政府濫發貨幣引發的通貨膨脹,又讓房地產成為抗通脹的最有效工具,從而使得大量的投資投機資金湧入樓市,再次推高房價,泡沫越吹越大。

當時全國從上到下,無處不上演著一幕幕大大小小具有中國特色的「龐氏騙局」。中央政府一方面通過外匯管制,操縱控制匯率,將數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轉換成人民幣投放國內市場;另一方面又實行貨幣寬鬆政策,敞開閘門放水,通過人民銀行增發貨幣來變相掠奪全體老百姓的財富。地方政府則通過土地儲備中心和政府融資平臺等機構向商業銀行貸款來解決八萬億的配套資金缺口,再通過攫取巨額土地差價,來應付龐大的「三公」消費和維穩經費。據專家估計,近年地方政府造城賣地至少拿走農民30萬億。各銀行和金融機構還紛紛降低貸款條件,主動上門向原本不差錢的大型開發商和國有壟斷企業貸款,這些企業除了直接將錢投入房地產等項目獲取暴利外,還將剩餘貸款再高利轉貸給難以通過正規銀行管道融資的中小型開發商、中小企業和「地下錢莊」等,幹起了「借錢生錢」的生意,成了名副其實的資金掮客。而民間投機商人則利用人們急於短期致富的貪婪心理,承諾以高於銀行幾倍的利息回報吸納散落在民間的閑餘資金,再聯手將這些鉅資用於炒房、炒礦、炒金銀和炒期貨、以及炒農副產品等等。一旦資金鏈斷裂,「龐氏騙局」穿幫,眾多集資人將血本無歸。

中共政府推出的四萬億的財政刺激計畫雖然延緩了危機的爆發,讓中國經濟在全球金融危機中「一枝獨秀」,但同時也給中國經濟埋下了更大的隱患。大量低回報或無回報的基礎性建設投資導致主要靠出賣土地為生的地方政府債臺高築,部分地方債已超地方財政收入的數倍,不少地方政府面臨著即將破產的危險。同時,大量熱錢湧進吹糠見米、來錢快的房地產等虛擬經濟和國家重點行業,而對GDP貢獻超過60%,對稅收貢獻超過50%,提供了80%城鎮就業崗位和82%新產品開發,占企業總數99%的中小企業,卻因融資成本過高和資金鏈斷絕而出現整體性崩潰。

經濟就像人的身體是一個整體,血液不會因身體哪個部分不重要就不往那兒流動。資金在各產業和各區域的不均衡分佈,讓原本結構嚴重失調的中國經濟更加畸形化,從而讓中國經濟元氣大傷,也徹底擠垮了中國的產業經濟。另外,物價飛漲,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加劇,也使得中國普通居民財富不斷縮水,加上居民實際收入遠低於經濟的增長,造成兩極分化,貧富懸殊不斷加大,也引發社會動盪。

於是,從2010年開始,央行逐漸收緊銀根並且逐步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銀監會三令五申嚴控對融資平臺的貸款,國務院也下令清理地方融資平臺。這樣一來,地方政府融資管道越來越窄,先前緊跟中央四萬億「大躍進」政策,大量征地拆遷,盲目上馬的無數「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不僅償還債務本息的來源尚無著落,後續工程也面臨著斷炊的危險。值此緊急情形之下,地方政府不得不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再以高息通過地下金融體系獲取資金,游離于傳統監管體系之外的信託融資、影子銀行、融資租賃、理財產品、BT(建設-移交)和違規集資等等變相融資方式就成了地方平臺公司的最佳選擇。

隨著各地的融資平臺越來越多樣化、隱蔽化,很多資金的來源和數量無從知道,負債規模也就難以統計,償債能力更是無法確定。正是這部分藏在黑箱裏的隱性債務,加劇了中央對地方債務風險的擔憂。針對地方政府過度舉債、久控難降、雪球越滾越大的失控局面,2012年底,財政部等四部委又下文叫停「地方政府向融資平臺公司提供擔保,通過財務公司、信託公司、金融租賃公司違規舉借政府性債務」的行為。

近三年來,審計署三次「把脈」地方政府性債務。第一次是2011年,審計署審計了1979年以來到2010年底,全國31個省市區的地方政府性債務;第二次是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審計署選取全國36個地區,審計了2011年和2012年的地方政府性債務。第二次審計結果表明,9個省會城市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率超過100%,最高的達188.95%,如加上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債務率最高的達219.57%,意味著已經嚴重資不抵債。一些地區債務償還過度依賴土地收入,償債缺口越來越大,甚至陷入「十個罎子九個蓋」,「拆東牆補西牆」、「舉新債還舊債」的惡性循環。據騰訊網測算,即使不再舉債,要還清承諾以土地出讓收入為償債來源的債務,地方政府需賣掉約7,935.77平方千米的土地,超過了萬分之八的國土面積,一個上海市的面積也不過6,340.50平方千米。

從1994年開始實行的分稅制,使得財力越來越集中到中央,地方財政入不敷出,土地出讓收入便成為地方政府的重要財源,高達95%的省會直轄市靠土地償還地方債;從1998年起實行的房改,又使得房地產成為中國經濟越來越重要的支柱產業,房價也屢創歷史新高;長期以來,以GDP為核心的地方官員政績考核體系,使得地方政府為了拉動GDP增長不惜大舉借債投資,從而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包袱。據渣打銀行的報告估算,截止到2012年底,中國政府的債務已占GDP的78%,遠遠超過60%爆發金融危機的警戒線。今明兩年來地方政府將迎來償債高峰,而當前的土地收入遠遠不能滿足償債的要求,加上土地資源畢竟有限,土地盛宴終有結束的一天。因此,一旦房價泡沫破滅,地方政府、開發商和銀行合謀烘托的樓市崩盤,必然導致官商勾結、人為抬高的地價貶值;一旦地方政府舉債囤積的大量土地無法變現,或土地出讓收入銳減。那麼,天量規模的地方債務,就成了懸掛在中共頭上的一顆定時炸彈。

自2003年以來,之所以十年內中共頒佈了43個與房地產直接相關的調控政策,囊括了一個國家機器除軍事力量外的幾乎所有手段,在某些方面,已超越一個政體所應觸及的邊界,但房價依然上漲了10倍,就是上述原因所造成的。所以,中共不得不從今年8月1日開始,第三次對地方債務進行審計,以便在隨後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作出相應的對策。但無論這次審計的結果如何?也無論中共再採取什麼高招?具有中國特色的「龐氏騙局」必將破滅這是不容置疑的!

儘管最近一線城市「地王」頻現,各大中城市房價濤聲依舊、連續14個月上漲,但這一切只不過是最後的瘋狂,類似於一個病入膏肓的人瀕臨死亡之前的迴光返照。從前面鄂爾多斯、神木,還有曹妃甸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的房地產崩盤將象多米諾骨牌一樣首先從泡沫最嚴重的三四線城市開始,然後再向泡沫最嚴重的一二線城市延伸。再從浙江吳英集資案、湖南曾成傑集資案,以及全國各地數不清的民間借貸糾紛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式「龐氏騙局」的破滅也將象多米諾骨牌一樣首先從民間商人開始,然後再沿著開發商、地方政府倒塌的方向梯形推進。

所謂「克強經濟學」,說白了就是「底線經濟學」或「平衡經濟學」。其「下限」就是穩增長、保就業,「上限」就是防範通貨膨脹。即當GDP低於7.5%的底限時,便打開水龍頭放水;當CPI高於3.5%的上限時,便擰緊閥門停止放水。其目的無非是想讓中國經濟這塊多米諾骨牌在其總體可控範圍之內前後擺動,但絕不允許它倒塌。但這對於積重難返,已經灌滿水,且M2高達百萬億之巨的中國經濟來說,無疑是癡人說夢。

隨著「龐氏騙局」的破滅,中南海將變成世界上最大的「底特律」,中國的財政部將變成全民「討債部」,中國的銀行將變成地球村裏最大的「房地產商」。屆時,銀行從地方政府手中收回來的可能是一座座野草叢生的「鬼城」和一本本毫無價值的「土地使用權證」,人民幣真的有可能變成冥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