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8月10日訊】(新唐人記者李劍綜合報導)中國對奢侈品徵收進口稅和歐洲對非歐盟遊客的退稅政策,推動了中國人的海外闊綽採購風潮。全球最大的購物與消費專業退稅機構「環球藍聯」(Global Blue)發布的最新訊息說,2012年一年,僅在法國中國遊客的購物退稅就高達30億歐元,其中該領未領的退稅金額約有8億元人民幣。分析認為,因情况不熟、手續不明、語言障礙等原因,使得中國遊客白白丟錢。
8月9日,《錢江晚報》報道說,創建於瑞典的「環球藍聯」(Global Blue)是全球最大的購物退稅服務集團,佔全球退稅業務份額的80%以上。根據他們對全球20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消費統計顯示,全球購物者數量最多的國家是中國,其次是俄羅斯,第三是日本。高達82%的中國遊客認為,購物是他們旅行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據統計,中國遊客開始大規模海外購物開始於2004年,之後每年的漲幅都在40%以上。到了2012年,中國消費者退稅購物金額達到了3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44億元,每個人平均購物金額達到875歐元,約合人民幣7122元。如果按10%的平均退稅率來計算,退稅總額24億多元。但有調查機構發現,其中有三分之一,即大約8億元人民幣的退稅無人認領。
報導說,經常出國旅行的人可能知道,在歐洲購物可以獲得10%到20%不等的退稅金,相當於在物品原價的基礎上又打了折扣,可是為什麼有三分之一的中國遊客在歐洲購物之後卻沒有領退稅?為什麼中國遊客要白白在外扔棄了自己的錢?
報導認為,這當然不是中國遊客闊到了不屑這大筆歐元。該報記者採訪了長期從事境外旅遊服務的杭州國際旅行社出境中心副總經理詹毅,他分析認為,情況不熟悉,對退稅不了解是中國遊客「放棄」退稅款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中國人根本不知道有退稅一說,特別是初次出國或初到歐洲的遊客。」詹毅說,「還有不少中國遊客即便知道退稅,但也對相關環節不甚了了」。
購物退稅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的瑞典,目前包括歐盟以及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等50多個國家與地區都實行了這一制度。美國不退消費稅。
中國買家頂起歐洲奢侈品
今天年初,美國《彭博》網站曾發表題為《中國人巴黎游更愛奢侈品,促升股價》的文章說,前往巴黎的中國遊客越來越多,不過奢侈品商店更受中國人看好,而不是藝術博物館。中國顧客的貢獻使歐洲奢侈品行業不受經濟下滑的困擾。
麥肯錫公司預測,到2015年,共有9400萬中國大陸人出國旅遊,歐洲則是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中國人的購物之旅,將促進歐洲品牌的銷售情況,提拔名牌市場前景,如普拉達、古奇等。歐元區則正面臨著第二次的萎縮。
麥肯錫公司預測,中國近1/3的奢侈品買家今年將在歐洲購物,去年則僅為1/5。
去年9月滙豐環球研究報告說,環球藍聯調查發現,全球奢侈品消費額的25%來自中國買家,三年以前則為10%。
中國對奢侈品徵收進口稅、歐洲對非歐盟遊客的退稅政策,都推動了中國人的海外採購風潮。根據2011年的商務部調查,在中國,包括手袋和手錶在內的20種奢侈品的價格,比法國高出72%,比香港高出45%。
瑞士新聞社《SDA》則認為,中國需要減少富人與窮人之間的巨大差距,使國內消費有利於經濟的進一步增長。
文中寫道,30年的經濟趕超過程中,中國主要依賴出口。產業上的大量投資降低了經濟效率,雖然它的勞動力幾乎比任何其他國家的勞動力成本都低。現在,北京政府的既定目標是提升消費以加強國內經濟。
「不過中國有必要減少富人與窮人之間的巨大差距,使該國的財富分配對整個人口應該更均衡。然而,至少在過去的三個季度里,私人消費情況並不是非常好,它在經濟總量中所佔的份額,遠低於發達國家。因此人們懷疑中國經濟是否建立在健全的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