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民間曲藝「三棒鼓」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6月6日訊】三棒鼓是湖北曲藝品種,源於唐代的三杖鼓,是廣泛流傳於湖北江漢平原沔陽、天門一帶,和鄂西南恩施州一帶的一種以走唱為形式的曲藝。

三棒鼓的產生源於百姓在逃難過程中的一種謀生手段。民間有“週天官一本堵九河”的傳說,實為歷代統治者的橫徵暴斂,不修堤防,致使當地十年九水,連年遭災。據《沔陽州志——地埋》記載,天沔一帶因「土瘠民窮」、「十年九水」被稱為「澤國」。自乾隆三十年間到同治九年的一百零四年間,天沔共發生水災五十四次,「水勢橫溢數百里,人畜淹死無數,老弱轉移,十室九空」。

因此,百姓為了活口,紛紛以打三棒鼓、敲碟子、唱小曲等形式沿門乞討,奔走四方。窮苦的人們只好身背三棒鼓,或夫妻,或兄妹,或父女,流落他鄉,穿林過市,沿門乞討唱花鼓。經過長期的演唱實踐,使之逐漸形成這一形式獨特並具有濃厚地方風格的走唱形式。

由此可見,特殊的環境創造了三棒鼓藝術。清代末葉三棒鼓與鳳陽花鼓合流,流傳更廣。為謀生計,沔陽、天門一帶的人們背井離鄉,浪跡天涯。「沙湖沔陽州,十年九不收」,「身背三棒鼓,流浪到四方,鼓兒咚咚,鑼兒哐哐,含著眼淚去賣唱,好不叫人痛斷腸。」聽來令人傷感萬分!

三棒鼓是邊舞邊擊邊唱。三棒鼓一般由3~5人組成,1人打鼓唱詞,1人鑼鈸配樂,1人耍花棒。花棒有3根,長約33厘米,人左右手各拿一根,將另一根拋到空中,左右開弓,擊打空中花棒使之不落地。打三棒鼓的技巧性很強,思想要高度集中,拋刀拋棒用力要適度,動作要敏捷準確,稍有疏忽大意,不但表演失敗,還會被刀劃破手腳或誤傷他人。因此,凡是學打三棒鼓者,均需經常練習飛拋接技術,做到閉目均能拋接刀棒。因此,土家族青少年經常用三個卵石練習拋接技術,久而久之,熟能生巧,不但會拋棒,而且能拋刀。

三棒鼓發展到宋以後,從演唱小曲到中長篇,並從話本、鼓詞中移植事故,如《三國》、 《水滸》、 《封神榜》、《西遊記》、 《薛家將》等。

據《沔陽實錄》中載:「氏(陳友諒之妻)女形美而善歌舞,腳常曲行,口吐依呀……氏善刀法,三刀齊發,來回如飛……諒(陳友諒)編歌子隊,演唱軍兵間。」 民間羡慕其技藝精美,欲仿難學,通過不斷探索改進,便用三把農村收割麥子的鐮刀,將其鋸成只留下一手能捏的小把,用雙手輪換拋丟,很快成了民間的一種演藝形式,由於水災連綿,百姓為了討米謀生,只有將鐮刀除掉剩下三根木棍,即成為「三棒鼓」。

三棒鼓的棒法來自於生活,「鬧春耕」、「收割打場」、「慶豐收」、「拜年節」四套棒法具有渾厚的生活氣息。每年春節,藝人們都結伴走村串寨拜年,不論貧富,戶戶必到。遇見特別貧寒的漁家,表演者還會將別家贈送的禮品轉送,意圖希望人人過節都歡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