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咚:金正恩為什麼突然向中國服軟?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6月1日訊】朝鮮繼任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在繞了個很大的彎子、處處碰壁之後,再次尋求朝鮮最大的外交後盾中國的幫助,突破目前內外交困的局面,以改善凋敝的民生和窘迫的外交環境,進一步鞏固其執政地位。

金正恩特使、朝鮮中央政治局常委、朝鮮人民軍總政治局局長崔龍海對中國的訪問,是過去一年多來,朝鮮半島局勢即將發生轉化的明顯跡象。他在與劉云山進行會談時,罕見地公開表示,「朝鮮希望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願營造和平的外部環境。朝方高度讚賞中方為維護半島和平穩定、推動半島問題重回對話協商軌道所做的巨大努力,願接受中方建議,同有關各方開展對話。」

這樣的表態絕不是他自己的想法,而是代表了金正恩本人的意願。他在沒有請示金正恩的情況下現場進行這樣的發言,也就說明他行前已經得到了金正恩的充分授權。換句話說,朝鮮經過評估,已經完全認識到了當前情形的嚴峻性,旨在通過崔龍海訪華,打破僵局,實現轉圜,重啟與中國的友好關係。

他的另一句話透露了這樣的訊息,他說,「金正恩第一書記派我作為特使訪華,目的就是改善、鞏固並發展朝中關係。朝方願同中方共同努力,推動朝中關係不斷向前發展。」「改善」這個詞的使用表明了中朝關係出現了明顯的障礙,因此需要在困難處往好的方面轉化,也使得另外一句話「願同中方共同努力」,有了現實的著力點。

政治有時就是一門語言的藝術。在各種語言背後潛藏著豐富的政治信息。中朝這樣的會面方式以及在其中所表達的語言,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崔龍海為什麼要突然訪華?這裡使用「突然」一詞,不僅是因為它事前毫無徵兆,更因為中朝關係由於金正恩上台後毫不顧忌中國利益和感受,在朝鮮半島核武化、軍事冒進主義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破壞了朝鮮半島的原有平衡,並試圖拋開中國,與朝鮮半島有關國家私相授受,按照自己的意思主導朝鮮半島發展進程。如果說前面的都是更為實質性的問題的話,那麼近期朝鮮軍人扣押中國漁民的行為無疑火上澆油,激化了中朝矛盾。

很顯然,中國不僅是通過支持聯合國製裁決議,帶頭執行制裁行動,向朝鮮表達了嚴重不滿,勢必也暫時擱置了中朝原有的緊密合作,取消或者減少了對朝援助,在其國內發生饑荒的情況下,局面變得雪上加霜。中國改變外交方式的一個表現是,在朝鮮放還中國漁民後,要求朝鮮「說明情況」。這一輕描淡寫的詞語,實際上是在對朝鮮進行施壓。

金正恩的「冒失政治」,不僅受到中國強烈的反彈,而且受到朝鮮有關各方的警惕,它們中除了日本以外,都沒有被金正恩的軟硬兩手所誘惑,反而更加堅定地依賴中國的影響力,和中國團結一致,合作應對朝鮮半島局勢。比如這次朝鮮委派崔龍海訪華,美國事前就得到了中國政府的正式通報,這是中美就朝鮮半島局勢保持密切溝通協調的暗示。上述結果是剛愎自用的金正恩所始料未及的。

一言以蔽之,在中美俄韓對朝鮮保持一致姿態,且中國在原有的中朝合作的道路上後退的情況下,朝鮮已經不堪壓力,承擔不起由此帶來的嚴重後果,對金正恩的執政地位也造成了威脅。事實上,外界已經在盛傳中國將會扶持金正男取代金正恩的消息。雖然其準確性不值推敲,也不大可能成為現實,不過卻嚴重顯示了當前外部對朝鮮的某種情緒。隨著這種情緒的瀰漫,對朝鮮特別是金正恩的未來毫無裨益,甚至具有重大損害。

因此,金正恩急於改變朝鮮半島失衡的局面,特別是改變自己的困境,所謂矯枉必須過正,崔龍海對中國訪問的方式(軍部實際首腦,政治局常委級別的人物,作為最高領導人特使)以及在北京的公開講話,是違背朝鮮歷史上的慣例的。朝鮮從未以非最高領導人的名義宣佈國政的重大決定,更不必說是在外國國土上。由此也表明形勢之急迫、局面之緊張、後果之嚴重。

朝鮮決定重啟與各方對話,也就意味著它將擱置目前的軍事冒進主義,擱置核試驗,適時重新回到中方主持的六方會談的軌道。朝鮮半島局勢將會發生顯著變化,持續一段時間的不正常的混亂情形將會逐步改善。朝鮮的狂熱將會週期性的進入新一輪冷卻期。在這期間,大國將會繼續主導朝鮮半島進程,而中國將會扮演其中的關鍵角色。

文章來源:《縱覽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