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5月31日訊】(新唐人記者徐立綜合報導)緬甸新上台的總統吳登盛自2011年3月主政后開始有步驟的轉型,主動推進緬甸的民主進程,改善與反對黨領導人昂山素季的關係,穩固在國內的執政地位;為了擺脫西方長久以來的制裁、創造良好外部環境,新政府將改善與西方關係、並把拓展外交空間作為重要目標。有港媒認為,緬甸的外交轉型令中共面臨4大難題。
據香港媒體報導,5月中旬緬甸總統吳登盛剛剛訪美歸來,緊接著在月底又接待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來訪。
而這次安倍來訪禮單豐厚,宣布免除緬甸剩餘的1900億日元債務,並新增510億日元的政府開發援助。
報導稱,在與美日走近的同時,吳登盛在3月還分別出訪了挪威、芬蘭、奧地利、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此後歐盟即宣布提前解除武器禁運外的所有對緬制裁。
緬甸的轉型與美國奧巴馬政府「重返東南亞」政策產生了共振。奧巴馬政府在緬甸新政府上台僅2年多時間里,雙方政府就完成了總統互訪,實現了雙邊關係的正常化。
此後西方國家也隨即紛紛放鬆對緬甸的制裁,領導人也爭相親臨緬甸訪問。因改善與緬甸國的關係對西方國家來說,是有著戰略、政治的雙重意義,同時又會獲得經濟利益。
報導稱,在2014年緬甸將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緬甸將進入更加空前的外交活躍期。
中共在緬甸利益受損
報導認為,緬甸新政在外交的急速轉型,對中共與緬甸的外交帶來了一定衝擊。其具體體現在:
第一,緬甸在逐步擺脫孤立處境后,對中國的戰略需求會隨之降低。主動性會增強,會更多地考慮自身利益。
第二,緬甸國內問題外溢,中緬關係正成為犧牲品。目前緬甸民眾正處於極力反對軍政府時期的政策和項目的狂熱期,國人將會對軍政府的不滿加在與其曾關係緊密的中共頭上。中國在緬水電站、銅礦、油氣管道等項目都因此受到衝擊。
第三,在大量外國企業已經進入或準備進入緬甸時,在緬中國企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競爭,而且也不能排除緬甸急於吸引美歐國家投資,在項目競標中傾向於西方公司的可能性。
第四,緬甸從上到下都在贊同西方的價值體系,民眾對民主、人權、環保等概念完全接收,獨裁的中共對緬工作尤其是對民眾的工作難度會大大增加。
報導還稱,對緬甸來說,既不會放棄和中共的傳統利益關係,也不願得罪美國走回老路,同時還會爭取擴大與印度、日本、歐盟等國經貿往來。儘管中共外交部發言人宣稱,我們仍可「對中緬關係的發展充滿信心」,但中共的經濟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將無疑受到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