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名曲欣賞】胡笳十八拍(音畫)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5月20日訊】【導言】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的古典樂曲如同仙樂飄飄,如詩如畫,雋永秀麗。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美妙神一樣的世界,來靜心欣賞千百年來經久不衰的中國古典樂曲的神韻。

【中國古典名曲欣賞】《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為東漢末年時蔡文姬所作的一首長達一千二百多字的長篇敘事詩。



蔡文姬是漢朝名士蔡邕的女兒。蔡邕博學多才,好辭章、數術、天文,精通音律,尤擅書法。曹操便經常出入蔡府,向蔡邕請益,與蔡邕有著亦師亦友的情誼。

蔡文姬就是生長在這樣一個書香門第。史書上說她「博學而有才辨,又妙於音律」。才貌出眾的蔡文姬善彈古琴,她在16歲時嫁給一位大學子衛仲道,夫妻兩人恩愛和諧;但不到一年,衛仲道便過世了。年僅17歲的蔡文姬回到娘家,但她的悲劇並沒有結束。父親蔡邕後來被王允所殺,文姬在戰亂中被匈奴俘虜,流落異鄉一十二載。

曹操平定了中原,與匈奴修好,派使邪路用重金贖迴文姬,於是她寫下了著名長詩《胡笳十八拍》,敘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調雖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姬既思念故鄉而又不忍骨肉分離的極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樂委婉悲傷,撕裂肝腸。

《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用胡笳十八拍的音調,加入古琴中而創作的具有新穎風格的音樂,實際上,是把南北風格溶為一體而創作出來的,某種程度上,體現了南北音樂文化的交匯。

「拍」是音樂的段落,十八拍即十八段。

第一拍是全曲的引子,概括了作者生逢亂世、淪落異鄉的悲慘經歷,兩個三小節的樂節是全曲的核心音調,全曲的基本曲調均由此衍生而出。第一拍的情緒起伏很大,也為各段音樂奠定了繼續發展的基礎。

第二拍中出現了裝飾性的變化音,使情緒的表現相當強烈。直到第十拍,一步步地深化離鄉悲情,構成樂曲的第一部分。

第十一、十二拍是全曲的轉折,尤其是第十二拍是唯一的音調歡快明朗的段落,抒寫民族的歡樂,歸國的喜悅。音樂從高音開始,節奏較寬廣,構成一個舒展的樂句,這段旋律音區較高,表現了異常激動的情緒。

第十三拍至第十七拍是樂曲的第二都分,仍以抒發悲情為主,主要表現對稚子的思念。第十八拍是全曲曲尾聲,在激情中結束全曲。

下面請欣賞古琴曲《胡笳十八拍》,演奏者把塞外「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蒼涼景色和蔡文姬複雜彷徨的矛盾心態表現的淋漓盡致。

【中國古典名曲欣賞】琴曲《胡笳十八拍》

(新唐人首發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