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彈」威脅5航班 內蒙男報復社會被拘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5月17日訊】(新唐人記者姜曉文綜合報導)5月15號,大陸3家航空公司,共5架飛往深圳的航班,均因收到「炸彈」威脅的電話,而被迫返航或推遲起飛,導致秩序大亂。次日凌晨,內蒙古籍嫌犯王某亮,在東莞市被抓獲。據悉,王作案動機意在報復社會。有評論質疑:這不僅僅是虛驚一場,頻繁發生的航空危險,民眾的安全如何有保障?

大陸媒體報導,15日上午,北京首都機場、西安咸陽機場、南京祿口機場、上海虹橋機場、蘭州中川機場,先後接到男子匿名電話稱,飛機上有液體炸彈的恐嚇消息。導致深圳航空、東方航空、吉祥航空,5架飛往深圳的航班緊急變更飛行計劃,返航、備降或推遲起飛。

報導指出,該案嫌疑人鎖定內蒙古籍人王某亮,次日凌晨3點多,在東莞市一出租屋內被抓獲。據悉王是通遼市人,26歲,是一個無業人員。王某亮承認了編造虛假炸彈信息、電話、威脅航班安全。據交待,動機是因仇視社會,意圖報復。

據民航業內人士介紹,每經歷一次類似事件,航空公司需要承受巨額損失。不但要放掉近百噸的燃料,還要支付機場費用。同時還需協調同航線的其他航班避讓、繞行,僅其燃料成本、場地成本、人力成本,合計起來可能要超過百萬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亮已被刑事拘留。有消息指出,編造虛假信息威脅航班安全,最高可判刑15年。

有網友認為,值得注意的是,受威脅的是5架次航班的目的地都是深圳,這僅僅是一個人報復社會的犯罪嗎?也可能是由組織的。

報導指出,近一年來,類似恐嚇事件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而這次就更為誇張,五個機場啟動的應急措施都讓乘客被受驚嚇。但每次都是事後證明都是虛驚一場。

有評論認為,一個虛假的威脅的信息就帶來了人力、物力、社會資源上的一個高昂的代價,民航如何保證民眾的生命安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