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書】延安日記(200)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4月27日訊】【編者的話】《延安日記》作者彼得•巴菲諾維奇•弗拉基米洛夫,蘇聯人,1942年至1945年,以共產國際駐延安聯絡員兼塔斯社記者身分,在延安工作。作者以日記形式,根據他的觀點,記述了延安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等各方面的問題。全書以抗日戰爭時期中共與蘇共的關系為背景,記述了中共的整風運動、中共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對中共與當時駐延安的美國軍事觀察組織的接觸以及中共與國民黨的關系等問題,均有評述。

《延安日記》

1945年5月28日

遵義會議上,毛把洛甫提到第一書記(總書記)的位置上,來取代博古,自己擔任了他為他自己設立的中共中央主席一職。這事情的原委現在清楚了。

洛甫成為第一書記,是因為他在毛澤東爭取中共領袖職位的鬥爭中為毛效了勞。

正是洛甫在1934年12月首先說,需要召開一次擴大的中共中央全會,並著手組織一幫軍政負責幹部,要求立即召開全會。這真幫了毛澤東一個大忙。

遵義會議及毛對”莫斯科派”和”教條主義者”的鬥爭的發展情況都表明,周恩來總是對毛妥協,甚至不只是妥協,而是越來越使自己適應毛。

人們很容易認為,中共的領袖們是有名望的英雄人物。

我知道我的意見跟固定的形象大相徑庭。可是我目睹了這種形象是怎樣塑造出來的。我目睹了這些”英雄人物”怎樣把人民的真正的英勇鬥爭歸功於己,把被侮辱的人民的憤怒和仇恨的爆發歸功於他們的領導。

我寫這些事情的時候深感痛苦。我聽說這種事情時,不能不感到痛苦。我設法把這種情況報告過莫斯科。有些事情可能非我所能理解,但我如實反映情況。

我能欺騙我的黨嗎?我能用毛澤東冠冕堂皇的說法湊合過去嗎?

5月25日,美國軍事觀察組新領導人威爾伯.彼得金上校,由陸軍空戰隊上尉查爾斯.斯特爾陪同,拜訪了十八集團軍參謀長。

葉劍英接見了他們,同他們談了話。

1945年5月29日

5月25日會晤時,斯特爾強調會晤的非官方性質。

談話的要點是,美國人希望中共領導能准許他們在中共控制的土地上,建立軍事情報基地網。

斯特爾按他的前任謝偉思的精神行事。他說,設在重慶的盟軍總部認為,將來可能同八路軍和新四軍部隊聯合作戰。據說他們傾向於同中共部隊合作。這就是斯特爾談話的要旨。

斯特爾提醒說,這種合作開頭自然是有限的。

美國人主要指望能擴大和鞏固他們的情報站。他們凖備提供最新式的裝備。這些情報站也為中共軍隊服務,但是有一個條件:由美國人來管理各站的物資和技術設施。

斯特爾建議建立電台網。條件還是一樣:人員必須全部是美國人。

人們要是逛新市場,就會聞到一股刺鼻的羊皮、醬油、乾大蒜氣味,對此,特迪.懷特曾作過描寫。

下起傾盆大雨來,房屋就嘠嘠作響。山溝裡顯得荒涼蕭索。悶人的、澡堂子似的空氣,從門外直往屋裡鑽。(待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