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4月13日訊】央行最新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中國廣義貨幣M2達103.61萬億元,首次突破百萬億大關。而2012年年底,中國的M2則是97.42萬億元,美國同期的貨幣供應量為64.71萬億元,是美國的1.5倍。而同時,2012年中國的全年GDP總量卻只有M2的一半左右—51.92萬億元。
貨幣量遠遠超過國民生產總值。比起2002年的貨幣供應量,10年來,翻了6倍。而10年來,老百姓的平均收入卻沒有增長6倍。以北京為 例,200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2463元,2012年為36469元,只增長了3倍左右。另外一方面,卻是生活成本的大幅上升,儘管統計局總是告訴我們CPI漲幅只有2.6%,儘管眾多專家不斷論證該數據的科學性,可是即便是最無智識的主婦也不會被「專業的」指數所欺騙。她是實實在在地感到了生活成本的大幅上升。更不用提節節攀升,不斷畸高的房價了。
百萬億的數字出來,怎麼都不好掩蓋央行超發貨幣的罪愆了。於是,諸多專家、御用學者跳出來告訴你,「貨幣存量不是現金」,「中國物價上漲的形成原因很複雜,不能簡單歸結於某個原因」……言下之意,是說別怕別怕,M2突破百萬億並不危險,廣義貨幣多,並不就是錢變多了、票子毛了;而就算物價大幅上漲了,那也不光是貨幣超發之禍,而是天災、歉收、結構性等等比較複雜的原因導致的。
這些掩蓋在貌似科學、專業的複雜言辭,都是有意無意地在為央行捅出的婁子辯護。現代金融術語與金融制度的繁雜使得普通人無法理解到許多貨幣問題背後的真相,這更有利於「肇事者」央行為自己脫罪了。
然而,貨幣供應量的具體所指以及貨幣超發的過程、對老百姓生活的影響一點都不難理解。
通常的定義說M0是流通中的現金,就是你買東西使用的印有主席頭像的紅色紙鈔;M1則是M0再加上企事業單位的活期存款,M2則是M1加上企事業單位的定期存款和居民儲蓄存款。簡單說,M2分為基礎貨幣和「存款貨幣」。存款貨幣不以紙鈔現金形式出現,且是由基礎貨幣衍生、放大而來的。
當人們說到央行開動印鈔機的時候,實際上,並不是說社會上的每一塊錢都是央行印出來的。只有基礎貨幣、現金是印出來的。央行印出來之後,存款貨幣的放大全靠銀行的部分準備金制度。舉例言之,假如央行印出100元,為了讓新增紙鈔流通在市場上,它會用這筆錢去購買點資產。一般是向公開市場購買金融機構持有的債券。假設金融機構A和央行做了這筆交易,得到了這100元。通常,金融機構拿到這筆錢會把它存到自己惠顧的商業銀行。假如準備金率是10%的話,那麼這家銀行就可以保存10元作為準備金,而貸出去90元。這90元出去之後,又會被存進銀行,再放出81元,如此反覆存貸後,理論上,銀行可以創造出1000元的存款貨幣,10倍於放出來的基礎貨幣。具體放大多少由準備金率決定,準備金率越低,放大越多。當人們說到「貨幣乘數」、「貨幣槓桿」的時候,指的就是這一過程。
專家們說M2不是全指流通中的現金,但這些存款貨幣仍然影響市場的物價。你不會用成捆成捆的現金去買一套價值500萬的房子,另外一方面,你也不會用一張支票去買你的早點。不錯!存款貨幣更適合於高價商品的交易,比如投資品、房產以及企業間的交易。而現金主要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品的交易。
另外一方面,我們還要知道,貨幣並不是均勻地散發給市場中的每一個人的。總有些人(通常是與政府關係好的國企、央企)較早獲得這些新增信用。當然,最早得到這筆錢的是商業銀行,他們是最早發橫財的人,所以我們才看到四大行的暴利,才看到全中國的1億農民才能養活5大行,看到銀行員工的薪酬是私企的6—15倍。而央企獲得這些新增貸款後,就有了更多的競價能力去購買樓房。所以我們才看到2008年擴張信貸後,上萬億的信貸流入樓市,大部分「地王」被央企高價搶走。而發改委也突然放寬了對央企項目的審批,上萬億的基建工程在巨量信貸的支持下紛紛上馬。
這些房地產投資交易,當然不是真的搬去幾輛車才能裝下的現金去購買的,而是簡單地在銀行系統中通過「轉賬」(通過存款貨幣、M2)完成的。所以,專家們說,M2不是流通中的現金,不會推高你要買的油條的價格,也有幾分道理,但是它的的確確會推高五道口的房價,讓工薪階層的你一輩子都買不起一套房。
當然,房價暴漲之後,央行當然不會承認是自己放的火。政府會跑出來斥責投機商的貪心無恥,御用學者還會跑出來給你煞有介事地分析房價高漲的合理性。然後政府會出台統制性的調控政策,去壓制自己惹禍的結果,比如限購、限價之類的。這些干預措施會減低生產的激勵,抑制擴大供給敉平高房價的動力。最終買房的成本越來越高。
類似的循環歷史上不斷在發生,可憐的是市場無法為自己說話辯護,而那個自己放火,又不斷假裝救火員的政府一直都不肯反思。漢武帝時期,這個窮兵黷武的皇帝為了滿足自己的窮奢極欲和軍費需要,以抑制通脹的名義(也是隱藏在為人民服務的旗幟之下賊喊抓賊)壟斷了鑄幣權(好比是今天央行的壟斷貨幣發行權)。然後發行成色不足的銅幣,結果是市場不接受這種不足值的「假幣」,紛紛盜鑄錢幣。武帝為了推行新幣制,嚴刑峻法禁止盜鑄,殺了幾十萬人。可是還是無法遏制,因為老百姓都不傻,不願接受不足值的貨幣。通脹加速後,「商人以幣之變,多積貨逐利」,大搞囤積居奇,等於是今天房價被炒高。於是漢武帝又開始以命令經濟和管制經濟對付投機商人。出台了很多懲罰性稅收(等於是今天的房產稅、國五條),還在社會地位上歧視這些沒有「道德血液」的人,比如不准他們做官,還不准他們乘馬車穿絲綢等等。當然,最後的結果是文景之治積累下來的殷實天下幾乎被漢武帝一個人敗光。但武帝畢竟是明白人,臨死前下了罪己詔,後悔自己折騰天下,瞎胡鬧,苦了百姓。
幸好漢代沒有部分準備金制度,也幸好漢代沒有那麼多御用「經濟學家」!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