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步】「漢族」「漢人」的來歷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3月27日訊】在討伐匈奴期間,為了聯合西域各國,共同對付匈奴,武帝兩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後來西域各國陸續派遣使者前來長安,中國通往西方的「絲綢之路」就這樣開闢了。此外,武帝還派兵進入東北與平定南方,設郡治理,把勢力伸張到今朝鮮半島北部及越南中南部。經過數十年間的開拓,西漢的疆域大為擴展,版圖遠遠超過前代,而漢朝的國威也從此傳播於全世界。後世大多數中國人稱自己為「漢族」或「漢人」,與漢武帝盛世的文治武功有著直接的關係。

景帝死後,子劉徹繼位,即漢武帝。經過文景之治,經濟恢復,財富大增,為西漢富強奠下基礎。平定七國之亂后,中央政府的權威又進一步確立。在這種有利條件下,雄材大略的漢武帝乘時奮發,文治、武功昭著。因此武帝執政的五十多年,成為西漢盛世,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強大的時期。

武帝即位后,首先大力加強中央集權。他繼續執行文帝、景帝的削藩政策,取消大批封國,在全國範圍內恢復由皇帝直轄的郡縣行政制。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武帝又加緊對思想文化的控制,接受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首都長安開設太學,專門講授儒家學說;又多方獎勵學術,招聘人材,讓許多儒生通過考核而擔任政府要職。

在經濟方面,武帝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強漢朝的統治。如著手推行新經濟政策,規定由朝廷統一鑄造貨幣,煮鹽、冶鐵、釀酒由國家專賣,不準私人經營。此外,又對工商業加強管理,向商人課以重稅,使朝廷的財政收入大大增加。

武帝時期,不僅文治大興,而且武功鼎盛。鑒於秦末與西漢初年,北方的匈奴不斷南侵,武帝執政后,對匈奴進行大規模征伐。他派出大軍,幾次深入大漠,取得輝煌戰績。從此,匈奴向北遠遁,很長時間不敢再南侵,漢朝北部邊境的威脅得以解除。

在討伐匈奴期間,為了聯合西域各國,共同對付匈奴,武帝兩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後來西域各國陸續派遣使者前來長安,中國通往西方的「絲綢之路」就這樣開闢了。

此外,武帝還派兵進入東北與平定南方,設郡治理,把勢力伸張到今朝鮮半島北部及越南中南部。經過數十年間的開拓,西漢的疆域大為擴展,版圖遠遠超過前代,而漢朝的國威也從此傳播於全世界。後世大多數中國人稱自己為「漢族」或「漢人」,與漢武帝盛世的文治武功有著直接的關係。

文化來源:中華萬年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