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2月24日訊】趙蘿蕤(一九一二-一九九八),浙江德清人,趙紫宸之女,陳夢家的夫人。著名翻譯家和比較文學家。一九三二年畢業於燕京大學英語系。一九三五年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一九四六年和一九四八年先後獲美國芝加哥大學文學碩士、哲學博士學位。
幼年時期
趙蘿蕤是個才女,她從小就才華出眾。七歲入蘇州景海女子師範。因語文成績優異,沒有讀三年級就跳了一班,升入四年級。教國語的老師蘇雪林(綠漪)給她的作文打雙行密圈。六年級時,她的語文成績被評為全校第一,語文素養甚至達到並超過了高中三年級的學生。
她進入景海,就開始學英文和鋼琴。語文成績優異,部分歸功於她父親趙紫宸對她的培養。她父親國學修養深厚,在趙蘿蕤幼年時,就教她《唐詩三百首》和《古文觀止》。
全家遷往北京
一九二六年,因為父親趙紫宸接任了燕京大學宗教學院院長一職,他們全家遷往北京。他們住進燕東園三十六號。趙蘿蕤的父親不讓她進城讀高中,給她請了家庭教師補課。十四歲時,她就考上了燕京大學附屬中學高三,父親因愛女年幼,囑她改讀高二。
燕大讀書
一九二八年,升入燕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英國文學的美國老師包貴思(Ms.Grace Boynton)勸她「既然酷愛文學,就應該擴大眼界」。她遂徵得父親同意,轉入英國文學系,副修音樂。這一改變決定了她一生的事業與西方文學的建樹。
她大學畢業時才二十歲。因為畢業時年紀太輕,趙蘿蕤的父親讓她考清華外國文學研究所。清華要考三門外語。她法語及格,德語零分,英語滿分一百。吳宓教授說「行,德語等入學后再補吧。」破格錄取了她。學校還給了她一年三百六十元獎學金。
在進入清華第三年,趙蘿蕤應戴望舒之請,翻譯了艾略特(艾略特是出生於美國、后加入英籍的詩人)艱深難懂的長詩《荒原》。她的翻譯得益於溫德老師的詳細講解。她的老師葉公超教授為她的譯作寫了精彩的序。《荒原》中譯本的發表,使趙蘿蕤一舉成名。但是當年的讀書界並沒有多少人知道,需要具備深厚的中西文化修養和中西文學功力的這位翻譯者,竟是一位才二十三歲的妙齡閨秀。當時邢光祖先生評論說:「艾略特這首長詩是近代詩的『荒原』上的靈芝,而趙女士的這冊譯本則是我國翻譯界的’荒原’上的奇葩。」作為《荒原》的第一位中譯者,趙蘿蕤在一九四零年受重慶《時事新報》「學燈」版主編宗白華先生之約,寫了一篇題為《艾略特與〈荒原〉》的文章,全面評析了《荒原》這首無一字無來歷的艱澀長詩的藝術特色。這篇文章是國內評論艾略特的先驅,開了把西方現代派文學譯介到中國的先河,對中國不少新詩人(如「九葉詩派」)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一九七九年趙蘿蕤對一九三七年出版的《荒原》譯本做了全面的修訂。現在人們看到的就是新版。
與艾略特暢談
一九四四年秋,陳夢家受邀赴美講學,在芝加哥大學講授古文字學。一九四六年夏,陳夢家在哈佛大學會見了回美國探親的艾略特。七月九日,艾略特請趙蘿蕤在哈佛俱樂部晚餐,併為她朗誦了《四個四重奏》的片段。他還為趙蘿蕤帶去的兩本書《一九零九-一九三五年詩歌集》和《四個四重奏》簽了名,在前者的扉頁上寫上:「為趙蘿蕤簽署,感謝她翻譯了《荒原》。」還送給趙蘿蕤兩張簽了名的照片。夢家告訴艾略特,趙蘿蕤也寫了許多詩。艾略特說,應該譯成英文。可惜照片在多次抄家中丟失了,詩也未能譯成英文。
畢業后
趙蘿蕤從清華外國文學研究所畢業是一九三五年,轉入西語系任助教,一九三六年與陳夢家結婚。「七七事變」后,夫婦倆輾轉跋涉到昆明,陳夢家任教於西南聯大。聯大雖由清華、北大、南開組成,但仍循清華舊規:夫妻不能在同一學府任教。這樣,趙蘿蕤便作出犧牲,在家操持家務,但仍勤讀不輟。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四年,她在雲南大學和雲大附中任教,同時翻譯出版了義大利作家西洛內的反法西斯小說《死了的山村》。
一九四四年美國哈佛大學的費正清先生給陳夢家聯繫到芝加哥大學東方學院教授古文字學。趙蘿蕤因此有了在美國第一流的芝大英語系學習的機會。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芝大英語系正是它的全盛時代,聚集了不少世界知名的一流學者。趙蘿蕤得以在他們的門下學習和研究,真是非常幸運。
趙蘿蕤在芝大選擇學習四年,要取得博士學位。她師從美國文學專家維爾特(Napier Wilt)教授,在芝大的第四年她決定專修美國文學,是出於對美國小說家亨利•詹姆斯(Henry•James)的興趣,她幾乎鑽研了作家的全部作品。一九四八年,她以研究詹姆斯為題的論文《〈鴿翼〉(The Wings of the Dove,一九零二)源流考》獲得芝大哲學博士學位,成為國際上最早研究這位作家的學者之一。在當年的六名博士生當中,她被評為成績最佳。芝大校長說:多年來,趙蘿蕤是第一位獲得全校英美文學第一名殊榮的東方人。
一九四七年陳夢家先行回國,任教清華。翌年冬趙蘿蕤也回到了當時的圍城–北平,三周后,北平易幟,她與丈夫團聚。隨後,她任燕大西語系教授,后又兼系主任。一九五二年,全盤蘇俄化,隨之院系調整,燕大壽終,她乃調入北大西語系任教授。
一九五七年陳夢家被打成右派,文革初又因不堪忍受凌辱而自縊身亡。趙蘿蕤遭此沉重打擊,一度精神分裂,住進了安定醫院。她的學生梅紹武、屠珍夫婦去探望時感到「其情甚為凄慘,令人潸然淚下」。
一九七六年以後,趙蘿蕤又繼續執教,並任博士生導師。她讀了近十余年來美國新出版的有關惠特曼的著作,又借赴美探親的機會到國會圖書館查閱惠特曼的手稿,終以驚人的毅力花費十二年工夫完成了帶有大量註釋的《草葉集》全譯本,一九九一年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一九九一年芝加哥大學邀請趙蘿蕤博士回母校參加建校一百周年活動,她以研究與翻譯惠特曼為題,發表演講。學校給百年來成績突出的十位校友,頒發了「專業成就獎」。趙蘿蕤是第一位獲獎者,同時獲獎的還有連戰,他是芝大的政治學博士。
趙蘿蕤於一九九八年元旦病逝,享年八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