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欣賞】漫談陶淵明詩文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3月22日訊】陶淵明在中國文學史乃至於文化史上的意義都很重大,影響深遠。他的崇高品質和特立獨行的操守為中國文人樹立了一個令人敬重,值得傚法的榜樣。他對美好理想不懈追求的人生態度,為完善獨立人格而不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污的價值取向,以及他文學創作豐厚的內涵和朴茂清新,古雅自然又不失優美流暢的內質,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

一、陶淵明的生活背景

陶淵明又名陶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身於仕宦家庭。他從小就博學能文,因身處亂世,少年時就胸懷「澄清中原」、「大濟蒼生」的願望。他熟諳儒家和道家經典,培養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愛丘山」的志趣。

陶淵明要求自己「立身行己有嚴正」,曾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建威參軍、彭澤縣令,他為官清正,不阿諛逢迎,每次做官的時間都不長。他最為人所知的是擔任彭澤縣令僅八十餘日,因不願為五斗米而向世俗權貴折腰–向小人賄賂獻慇勤,毅然掛冠解印而回歸田園,他寫了《歸去來辭》一文以見其志,「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

他辭官歸里,隱居務農,其妻翟氏與他一樣安貧守節,二人一起勞動,「夫耕於前,妻鋤於後」,過著「躬耕自資」的生活。因他居住地門前栽種有五棵柳樹,人們常稱他為五柳先生。雖然他一開始種田常是「草盛豆苗稀」,這使他不得不「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辛苦的生活並沒有使其改變初衷,由此卻帶來了心靈上的寧靜與坦然。他說:「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無論生活多麼艱苦,他都會堅持下去,只求「願無違」,對得起自己的良知,尋求生命的真正意義和價值,渴望「人生歸有道」。



在田園,他還找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常在一起探討詩文與人生。如他在《移居》中寫道:「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他選擇移居南村,是因為他看中了這裡有很多「素心人」,希望能和這些人朝夕相處,「素心人」是指內心純淨、樸素之人。「鄰曲時來往,抗言談往昔。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陶淵明在躬耕閒暇,常與他們一起賦詩言志,大家直率的發表自己的見解,有了好文章一同欣賞,有了疑難不解的問題互相切磋分析。大家互相幫助,和睦的鄰里關係使彼此之間受到道德的熏陶和感染,獲益匪淺。

二、陶淵明詩文的藝術特色

陶淵明在詩歌、散文、辭賦諸多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但對後代影響最大的是詩歌。在詩歌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田園詩,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陶淵明詩文的藝術魅力與其說在於它是田園生活的真實寫照,不如說在於其中寄託了陶淵明的人生理想。

(一)、親切淳真、平淡自然的風格

陶淵明的詩文給人的突出印象是平淡自然。其詩文主要內容是平淡而充滿自然意趣的田園風光,農村的日常生活,以及處於這種生活中的恬靜心境;而又是通過樸素的語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的抒寫出來,使人感到真好像是從「胸中自然流出」,是不露斧鑿卻又高度藝術化的傳神之筆。因此讀來韻味雋永,越讀越覺的它美。如《歸園田居》組詩的第一首久享盛名: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暖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這詩作於他從彭澤令解職歸田的次年,抒發回到田園生活的愉悅心情。中間寫景的一節,「方宅」以下四句,以簡淡的筆墨,勾畫出自己居所的樸素美好;「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視線轉向遠處,使整個畫面顯出悠邈、虛淡、靜穆、平和的韻味。詩人把世俗的名祿視為「塵網」,把投身其中看成是做了「羈鳥」、「池魚」,把回歸田園說成是衝出「樊籠」,重返「自然」。在這裡農業勞作的實際意義,則體現了陶淵明的一種信念。這裡淳樸、寧靜的田園生活與虛偽、欺詐的腐敗官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具有格外吸引人的力量。

再如《讀山海經》第一首: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此詩寫農家於閒暇時之景況,寫得逼真天然,完全是用白描的手法,使人讀來毫不吃力,只覺得接觸到一片生活情景,以及詩人的志趣和心情,令人感覺十分親切。當詩人尚未離開宦途時,總有一種「暫為人所羈」的感覺,心情無法平靜下來,他「望雲慚高鳥,臨水愧游魚」,當他回到無塵無染的田園之境,仰觀宇宙,與天地精神往來,「游心太玄」,感受到心靈真正的快樂。

陶淵明以寧靜的審美心境去觀照自然,他的詩選擇了帶有典型意義的景物和事物,用人們熟知的形象,藝術地再現了自己的生活和理想,讓人一讀就懂,且寄至味於淡然之中,極盡語言純淨之美。如「藹藹堂前林,中夏貯清蔭」,這是寫詩人的生活環境,「貯」字雖只是一個平常的字眼,但用到這裡卻很形象很新鮮,中夏清幽涼爽的林蔭好像是可以貯存、可以掬取的一甕清泉;「有風自南,翼彼新苗」,只一個「翼」字,描繪出在和煦的南風微拂下,新苗象長上了翅膀、翩翩欲飛的樣子;「皎皎雲間月,灼灼葉中華」,表現出雲間之月的皎潔明亮,綠葉叢中的繁花似錦;「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平淡的十個字便寫出了雪落無聲的輕柔之美。諸如此類明白如話的佳句在陶淵明的詩作中無處不在。

(二)真淳雋永、高遠入化的意境和理趣

真淳自然、天然去飾的語言,讓人讀之有渾然天成,與人無盡的美感,也才能從最深處打動人心,使其詩文雖歷經百代卻依然能引起無數人思想的共鳴。如陶淵明的詩《飲酒》之五寫道: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開頭四句,說只要心境曠遠,就不會受到世俗的干擾。下面說采菊東籬,不經意中目遇南山,在暮嵐紫靄、歸鳥返飛之中,感受到造物的奧秘。南山的永恆、山氣的美好、飛鳥的自由,詩人心與山悠然相會,自身彷彿與南山融為一體了。所以他能夠體會到大自然的「真意」並悟出人生的真諦,他想把其中的「真意」說出來,又覺得說不出也不必說了。

陶淵明的辭賦《歸去來辭》也非常著名,表達出一種灑脫的胸懷和超越的境界,這是見役於物的人做不到的。篇中如「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載欣載奔」一段,描寫詩人日夜兼程遠道歸來的滿心喜悅,這是出了樊籠而歸真的奔赴呵,因而歸心似箭!又如「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表現人生之徹悟,歸去來兮,是人本性之召喚。「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過去不可挽回,未來則可把握,這一「悟」、一「知」、一「覺」,顯示著詩人把握了自己和未來。「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結尾二句是詩人感悟到讓自己的生命始終順應天道,即實現了人生的意義,此即為快樂,還有何疑慮呢!

在《桃花源詩並記》裡,詩人描述了一個心中的理想社會:「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這是一個「怡然有餘樂,於何榮智慧!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的世外仙界,令人心馳神往。這是一個返朴歸真,「純然古風」的理想境界。由此可以看出,他從少年時的「猛志逸四海」,到老年時的「猛志固常在」,美好追求從未改變。

陶淵明詩文還有一個突出成就是理趣盎然。詩人精心選擇蘊含自然之理的形象,構築令人神往的藝術意境,使人們感到親切,又感到崇高和浩然正氣。他喜歡寫蘭、松、菊、飛鳥、白雲等以喻志詠懷。如他在《幽蘭》中寫道:「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寫出內蘊著芳香之氣的蘭花正等待著清風的吹拂;他在《和郭主簿》中寫道:「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嚴霜下盛開的菊花和不凋的青松,正是詩人守志不阿的性格的象徵,詩人願與菊相伴來操守自己的君子之節,因此菊花後來又被譽為「花之隱者」或「陶菊」之雅稱。他在《歸鳥》中寫道:「翼翼歸鳥,晨去於林;遠之八表,近憩雲岑」,詩人以歸鳥自喻,尋找其精神的故鄉與歸宿,有時飛到極遙遠的地方,有時憩息在高入青雲的山峰。這些詩句言淺意深,富有啟示性。

三、陶淵明的人格與文品對後世的影響

從文學的教育意義而言,陶淵明的詩文特色充份體現了他獨特的審美意趣以及物我一體、心與道冥的精神風貌,奠定了後世田園詩的藝術風格特色,對後世詩歌的發展從內容到形式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後世許多讀者對其產生衷心的崇敬和嚮往,他們每人依據各人情況,對陶詩各有所得。

南朝時鐘嶸「每觀其文,想其人德」,稱讚陶淵明是「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也」。

唐代李白稱讚陶淵明的隱者之風:「清風北窗下,自謂羲皇人。何時到栗裡,一見平生親。」(《戲贈鄭溧陽》)而他寫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則表達了與陶淵明一樣的節操。杜甫稱讚陶淵明的歸田隱居:「鳥雀依茅茨,藩籬帶松菊,如行武陵暮,欲問桃源宿」(《赤谷西崦人家》)。白居易仿陶淵明的詩歌寫過《效陶潛體詩》十六首,他對陶詩愛不釋手,隨身攜帶:「亭上獨吟罷,眼前無事時,數峰太白雪,一卷陶潛詩。」(《官舍小亭閒望》)「常愛陶彭澤,文思何高玄」(《題潯陽樓》),「堂聞陶潛語,心遠地自偏」(《酬吳七見寄》)。元稹寫道:「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菊花》),以自己屋廬周圍菊叢環繞、酷似陶家而感到自豪。受陶淵明影響,唐詩以王維、孟浩然等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遂成一派。

宋代蘇軾一生把陶淵明當成良師益友,不但愛好其詩,更仰慕其為人,「獨好淵明之詩」,「古今賢之,貴其真也」,人貴真,詩亦貴真,詩真乃由人真而來。蘇軾寫了一百零九首和陶詩,成為中國詩歌史上的一大奇觀。辛棄疾把陶淵明引為知己,將其看成是孔明一樣的歷史人物:「看淵明風流,酷似臥龍諸葛」(《賀新郎》)。陸游少年時即愛讀陶詩,手不釋卷,樂以忘食,他稱讚說:「陶謝文章造化侔,詩成能使鬼神愁。君看夏木扶疏句,還許詩家更道不?」(《讀陶淵明詩》)。朱熹把陶淵明視為高士忠臣:「平生尚友陶彭澤,未肯輕為折腰客」(《題霜傑集》)。

元明清時期對陶淵明詩文的研究更加深入,元代元好問稱讚說:「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指出了陶淵明的詩文自然天成、萬古清新的風格。清代沈德潛《說詩論語》中分析了唐代王維、孟浩然、儲光羲、韋應物、柳宗元等田園詩人對陶詩的學習與借鑑:「陶詩胸次浩然,其中有一段淵深朴茂不可到處,唐人祖述者,王右丞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閒遠,儲太祝有其樸實,韋左司有其沖和,柳儀曹有其峻潔,皆學焉而得其性之所近。」

陶淵明詩文讀過後令人終生難忘,而且什麼時候讀,都是一種美的享受。後世人們寫的擬陶詩、和陶詩不下千首,如「陶菊」留下的千古佳話,正是「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陶淵明勇於追求真理和人生真諦的精神啟示著世人:在物慾橫流的世俗喧囂中,人們是否做到了「心遠」,是否能夠堅守心靈的一方淨土?在善惡是非面前,人們是否選擇了正義和善良,是否真正做到了「人生歸有道」?

文章來源:《明慧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