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02月15日訊】(中央社記者黃麗芸台北15日電)一顆隕石今天墜落俄羅斯,爆炸震波造成逾400人受傷。天文館今天表示,隕石墜落地球其實很常見,只是多墜落在人煙稀少處。
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研究組助理研究員張桂蘭晚間表示,其實隕石墜落地球為常見現象,但因地球有70%為海洋,所以多墜落在人煙稀少地方,較鮮為人知,像俄羅斯這次隕石墜落傷亡事件較少見。
張桂蘭指出,太空中常散布一些小石塊或其他物質,它們受到地球重力吸引會掉落地球,它們掉落過程通過大氣層時,摩擦生熱過程即為流星;若過程燃燒未完全就掉落地面時,即為隕石。
她說,每天肉眼可見偶發撞擊掉落的流星約有10至20顆,且通常不會有殘渣;但俄羅斯隕石事件應該是未完全燃燒完且掉落的石塊較大,推估約為1至2公尺大小的小行星。
張桂蘭表示,類似俄羅斯隕石撞擊事件,目前在台灣歷史文獻上雖無紀錄,但並不代表沒發生過。
她提醒,由於隕石多少含有放射性元素,國外工作人員多會穿著特殊防護衣進行處理,若一般民眾沒有相關防護措施,不要輕易接近墜落隕石,以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