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販之子 詹任斡創遊戲護農業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02月08日訊】青年圓夢系列報導(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8日電)遊戲公司行銷副總經理詹任斡父親在市場擺攤賣水果50年,詹任斡受「果賤傷農」新聞觸動,設計虛擬種植、實體收成的「愛收成」線上遊戲,玩遊戲拿實體水果,創遊戲和農業新局。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37歲的詹任斡2011年發想新版農場遊戲,融入虛轉實概念,玩家上網種水果,收成達一定數量,新鮮水果就宅配到家。今年1月開始上線,目前已有數百名會員。

愛收成玩法類似紅極一時的臉書(Facebook)遊戲「開心農場」,玩家上網購買當季水果種子,每種果物設定不同栽種時間及收穫量,如玩家栽種芭樂,虛擬收成滿550顆後,玩家只要付運費就可獲得1箱實體芭樂。

詹任斡的父親在市場擺攤賣水果50年,他從小接觸各種類水果,從沒想過要接班賣水果,卻受「果賤傷農」新聞觸動,一腳踏入農場遊戲研發。

「水果不應該這麼賤價」,詹任斡看到新聞報導芭樂、柳丁與柿子等水果因產量過剩、產銷失衡跌破行情,深深傷害農業、農夫,但台灣是水國王國,水果價值不應這麼低廉,他認為關鍵在打造「水果品牌」。

想打造品牌,須先塑造農業明星,他說,台灣水果有名的都是品種,如蓮霧要吃屏東黑珍珠、柚子要吃台南麻豆柚,「但人對品種不會有感情」,若能打造農夫明星、講述有情感的水果生產故事,才能連結消費者和果農,為台灣農業開創新可能。

玩家收到實體水果時,盒中放有水果生產履歷、農夫簡歷和照片,拉近消費者和農夫距離;若玩家不想收到水果,也可轉換成農產加工品,如鳳梨酥、蘋果派等,為農產加工銷售注入活力。

除由虛轉實,遊戲也帶入「實轉虛」機制,農場遊戲沒有氣候變化,但詹任斡表示,農業靠天吃飯,天晴、天雨影響作物是否澆水?會不會乾旱?遇有颱風,也應考量防颱設施;遊戲走農民曆法,傳遞古老智慧並累積玩家知識。

他說,遊戲產業已走到瓶頸,廠商競相加大伺服器,講求遊戲介面設計精美、畫風細緻、速度快,但他更希望遊戲帶入社會責任及教育意義,「現實社會不可能像遊戲一樣打打殺殺」。

詹任斡希望農場遊戲給玩家很多農業知識、認識各種水果、知道種植水果的辛苦,感受農夫照顧果物的用意和辛勞,進一步對農業有責任和情感。

雖然現在水果宅配量僅數百盒,但收到水果的玩家常給予正面回饋,誇讚水果質量優,也有人詢問農夫資訊,打算直接向農夫訂購,讓詹任斡備受鼓勵,堅持對農業付出的心意沒有白費。

21歲開設人生第一家公司,從事網路事業,搶在網路泡沫化前收攤;24歲開設公關活動公司,雖曾成功舉辦許多活動,公司仍慘賠新台幣數千萬元收場。

「很多人在我這個年紀都想賺錢,我也想賺錢,但我想找一個對台灣有幫助的事情來賺」,詹任斡自認樂觀,面對挫折困境沒有一蹶不振,而是努力發想、認真執行,找到問題後就勇往直前,不必擔心餅畫太大無法執行,「做就對了」。

仔細規劃每一個環節,詹任斡從遊戲發想設計到水果宅配,連水果包裝紙盒、防震紙絲長度都斤斤計較。

「這個遊戲未來可能打擊到我家水果行」,他預料這款遊戲不僅將開創遊戲新格局,也可能改變水果消費模式,但詹任斡的爸爸認同遊戲裡念,只要為農業好,就應繼續努力。

雖笑言「如果遊戲做不起來就回家賣水果」,詹任斡卻有滿滿自信,未來打算把虛轉實概念發揮在各類遊戲,如美食、服裝設計,為台灣不同產業創造新話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