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1月16日訊】說到男人味,現代人多半會想到「MAN」這一詞,不管是穿著打扮上,或是行為上,甚致是身上的肌肉,只要顯得帥、酷,都能稱上有男人味。但在古代,一個男性,要稱上「MAN」,是要發自內心的,要有大男人般的氣勢,令人敬佩的男子氣概!
多麼豪情壯志!還有不論何時,總是堅持自我的真性情,或是為逹到理想境界而刻苦的付出……,這種氣魄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里處處可尋。以下所舉的這些中國名人,他們的言行,可說是中國男子氣概的典範。
中國古代名人們的男子氣概:
大禹
「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非氣力。」這點在大禹的身上得到很好的印証。當時的中原大地,洪水為患,民不聊生,為了天下蒼生,不因父親之死,而消沉,也不因妻小而變其志,這堅韌不拔、勇於開拓的精神,經過十三年漫長的堅持,終於成功治理水患。人非聖靈,豈知未來,正因為有這份的堅持和永不放棄的精神,才能見得勝利女神的微笑。
墨子
交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
因為「愛」,人有著惻隱之心,為周遭伸出一己之力。因為「愛」心懷悲天憫人,為遠在一方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人們,伸出援手。墨子所主張的「兼愛」,是一種推己及人,一視同仁、無差別的愛,人人如此,則大同世界可以實現,戰亂可以消弭。為了天下蒼生,奔走救世。世上這許多的天災人禍,透過大愛的傳遞,讓天涯若比鄰、讓這冷漠的世道人情,帶來無限的溫暖與祥和。
藺相如、廉頗
人無完人事無完事,人非聖賢熟能無過。
能「忍得風平靜和退步海闊空」,過後又能寬洪大量、不計前嫌地接受他人的過錯,這樣的胸懷確實不簡單,而不加以掩飾、勇於承認自己的過失,也著實令人佩服。二人一文一武,位極人臣,相爭之下必有一傷,為了國家大局為重,藺相如的寬恕大度、廉頗的負荊請罪,不但更看重彼此,也得到他人的尊敬,更因此傳為千古美談。
韓信
千金之子,豈可死於盜賊之手,對一擁有抱負,將一展長才,一時的不如意,難損半分內心的志向,在當時,殺人也得見官償命,韓信心想:這哪是哪呢?也因有其大忍之心,遂成就史上著名的跨下之辱,只因為他知道,這一切的阻礙,不過是邁向成功殿堂的基石罷了,爭天下之能者,豈為爭一時之氣,而逞匹夫之勇。
諸葛亮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
詩人杜甫簡短的幾句,為卧龍先生一生功業與遺憾,生動地刻畫在世人的心中,這千古的悲壯,也引起許多後人壯志未酬的共鳴,綜觀其一生的忠貞不渝、體恤愛民,這道德風範,也成為後代許多將相諸候追隨的腳步。在這淘盡多少英雄好漢的歷史長河裡,卻淘不盡,這鞠躬盡瘁的堅貞和這份死而後己的氣概。
關羽
天下熙熙,皆為利而來;天下攘攘,皆為利而往。從古至今,「利」之所趨,無往不利,此乃天下第一理,但是,無論曹操如何地:三日小宴、五日大宴、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饋金帛、送錦袍、拜爵封侯以及大多的英雄皆拜倒美人的考驗中,關雲長皆不為其所動。這樣的義薄雲天、這樣的富貴不能淫的氣概,為後人在誘惑力十足的十字路口當中,有了一個指引的方向。
唐太宗
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悠悠五千文明,「貞觀之治」正如璀璨絢麗的煙火,綻放出耀眼的色彩。正因為唐太宗堅行正道,而有了正面的想法作引導,產生了純正的環境,使得朝政形成一股不畏君威,犯顏直諫的風氣,並於眾多的諫言中,不因個人喜怒,而做出正確的判斷,這為每一上位者,好好的上了一課。因為在某種程度上,肉眼凡胎的你我,不免落入瞎子摸象而不自知,事物的本質又能見清多少呢?
魏徵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當魏徵的離去,能使朝中之虎掩面而泣,並大嘆:亡其一鏡,可看出對他的重視和其在朝中的重要性。君王的得失,唯有靠著當官者,展現出士大夫的風骨,將個人的生死與榮辱置之於度外,直言進諫,堅守節操,才能上達天聽,下除人民之苦,如此的為所當為、廣開言路,與那些只懂明哲保身的知識份子,形成強烈的對比。這就是為什麼中國曆來崇尚「有識之士」而不是「有知之士」的原因了。
柳下惠
食色性也。現今更是輕描淡寫地被形容成一道料理。多少將相豪傑,也拜倒于其下。而現今的報章媒體,也有多少的人們,因一時的錯念,鑄成難以挽回的過失。這「坐懷不亂」的修為確實不簡單,一時之間也不容易做到,其實只要對每一當下的一思一念有所正視,相信日以月積正向的能量,也會反過來引領我們走向更美好、更自在的境界。
陶淵明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因為有著率真的性情,勇於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明知食君之祿比躬耕於田來得輕鬆多,也不願違背本性,去迎合他人。也因為這樣的堅持,使得中國五千文學中,透露出一股閑雲雅鶴、清新雋永的氣息。失去官史富裕般的生活,卻得到文學上不朽的鉅作,何為失?何為得?於五柳先生身上,值得我們深思。
文章來源: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