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01月13日訊】急診轉診失靈系列報導3之2(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3日電)衛生署提升急診品質,請大醫院互通有無,實際運作卻發現,病床資訊不透明,鍵轉診資料時間比看急診還久,醫病都覺不方便。
衛生署醫事處長許銘能今天指出,衛生署提出急診品質提升方案,目的是緩解大醫院急診壅塞、中小型醫院門可羅雀現象,具體作法是透過資訊交換,建置急診登錄資料,以便基地醫院與網絡醫院的雙向轉診,分流急診病患。
這項方案立意良善,然而擺在急診現場,多了一台電腦,卻讓部分醫院發現事情變得更多,病人沒有減少,急診醫護還是忙得團團轉。
台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理事長、新光醫院急診主治醫師張志華說,光是轉診1個病人,填寫7、8張表格,這不包括打一推電話協調轉診,另外向病人家屬說明病情,病家還不情願轉診。
張志華說,轉診登錄作業要花到30到40分鐘時間填表格,連繫電話一來一往,以及說明病情,總共會花上1小時,足夠讓急診醫護直接照顧急診病人,就算衛生署提供300元的作業費用,仍然沒有足夠的誘因促使轉診成功。
「重點是我們也不知道哪家醫院有病床」,他表示,醫院都依規定向地方衛生局通報每日急診人數,卻看不到別家醫院空床資訊,急診連繫別家醫院能否收住轉診病人,常被抱怨「你為什麼要把病人轉來」,這對真正需要的病人也不公平。
台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所長鄭守夏指出,在醫療成本考量下,醫院控管門診,碰到相同的疾病,門診傾向收住病情較輕的病患;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病人跑去掛急診,想辦法從急診室住院,這也是大醫院急診爆滿的原因之一。
鄭守夏說,台大醫院本院和台大金山分院試辦「論人計酬」健保支付制度,簡單來說,就是都掛著台大醫院的招牌,把病人留在金山,接受金山分院的照顧,但是也要保證當病人有急重症轉診需要時,台大醫院有空床能夠轉入病患。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曾表示,如果病人都擠到台大醫院,10個台大醫院也不夠,鄭守夏也認為,必須要有個新的健保支付制度,以及急診醫療的全新思維。否則20年都解不開的大醫院急診壅塞難題,永遠是個死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