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推翻中共政權的定時炸彈?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1月6日訊】(新唐人記者何雅婷綜合報導)中國大陸社會矛盾日益加劇的現實,使中國社會各階層的人們都認識到,中國已走到了迫切需要一場實實在在的社會大變革的關鍵時期。海外媒體人也紛紛發文,探討推動中國社會變革的大勢所趨,以及推翻中共政權的社會力量在哪裡的問題。

處於社會底層的新“中國賤民”是一顆定時炸彈。

近期,中共接連針對中國農地被強迫徵收問題,以及城鄉發展差距巨大、貧富懸殊等問題,出臺一系列的修正法案,《明鏡新聞網》1月5日發文表示,顯示中共政權已經開始瞭解農民的不滿是國家內部的一顆定時炸彈。

文章引述了中國研究者潘若思為台灣出身的記者白曉紅的《散沙:中國農民工故事》一書撰寫的書評,分析了中國大陸新的無產階級淪落為新的“賤民階層”的殘酷現實,認為不論是農村問題或是其衍生出的農民工問題,都是中共必須面對的挑戰。

潘若思在其書評中表示,來自鄉村的青壯年為了逃離貧困和落後,轉往城鎮發展,成為了中國都會的“農民工”。然而,這些“新流動式無產階級”即使一個禮拜進行80小時大量勞力的工作,也無法抵擋逐漸淪為新的“中國賤民”的事實。

那些在家鄉之外的工作地點無法享有健康保險和教育的農民工,穿著破爛又灰撲撲的衣服,居住在骯髒且較無人煙地區的民工營內,他們的薪水遭竊取和被不當人對待的事件相當常見,勞工相關法律遭忽視,而中國大陸官方掌控下的所謂“工會”又是毫無力量的,“只關心國家和雇主的官僚機構”。

許多農民工懷著擺脫貧窮的希望來到都市,而事實上,成千上萬的農民工一再從一個低階工作換到另一個之後,最終面對的是極端受挫、毫無積蓄地回到家鄉的農村。

然而,一個更嚴酷的事實是,在農村,地方政府搶奪農民土地的惡性事件,已持續上演了很多年。

美國農村發展研究所(Landesa)中國土地法專家李平對《華爾街日報》表示:“中國每天都有惡劣的土地搶奪發生;在農村,抗議並不少見,有些抗議甚至危及性命。”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群眾動亂的專家於建嶸在2010年寫道,中國農村的社會動亂中,土地問題為起因的佔了約65%以上。土地搶奪問題所導致的上萬件抗議事件已形成中國政府的嚴重挑戰。

而白曉紅在其書中記錄了一位與失業的兒子在民工就業市場晃蕩的老人寓意深遠的一段話:“中國的歷史就是農人如何被剝削和壓迫、之後又如何起義並推倒政權的歷史。”

推動中國社會變革的力量在哪里?

《百家爭鳴》欄目主持人宋時雨在其發表的評論文章中,分析了中國社會變革的力量之所在。

文章表示,在不公不義的大環境下,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滿情緒。民間每天都在發生的群體事件,和中共統治高層內部發生的薄王事件,促使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中國迫切地需要一場實實在在的社會大變革。部分當朝的權貴精英也看清了這個政治制度的兇險,進而產生了政治變革的想法,這是過去少有的高層思變。

宋時雨認為,中國大陸將要發生的是一場由尊嚴主導的社會革命。但是,變革需要民眾覺醒,而民眾覺悟需要拒絕矇騙、知道真相。

他寫道:“我們都是人,既然是人就不能象農家豬一樣有溫飽就行了。憑什麼權貴壟斷佔有了一切,擁有那麼多的財富和享樂 ?憑什麼我們生活這麼艱難沒有保障,憑什麼我們的社會地位被打入地溝一不小心就讓你吃地溝油,憑什麼權貴的地位高聳入雲一出門就有賓士寶馬?歸根到底,憑什麼這個社會少數人享有特權侵犯大眾的人權?為什麼這個社會如此不公?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中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沒有面子?”

文章分析認為,中國社會變革的力量包括以下幾類:

1.80後、90後中那些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好工作的人群,以及外出打工收入低微的人群,“只要一點撥他們很快就會成為中國變革的主力軍”。因為權貴及其子女們霸佔了幾乎所有可以帶來“錦繡前程”的機會,這個殘酷的社會現實很快就會把這些普通出身的打拼者的理想和期望徹底打得粉碎,於是,他們成為最強烈思變的人群。

2.愛面子的網民。這是一個成分複雜的群體也有較強思變情緒。他們資訊靈通,從網路上知道很多資訊和真相,網路上的資訊交流很容易讓人們明白自己所處的真實的社會地位,因而,他們覺悟早,而且資訊來得快。而中國目前至少有五億線民,這是一支不可忽略的具有變革要求的網路大軍。

3.官商勾結的強征、強拆、強上項目造成利益被損害的維權群體。這個群體每天都在出現和變動,矛盾產生就出現,矛盾解決就消失了。在沒有組織串聯起來之前,這是一支不穩固的但有時候又很有凝聚力的變革隊伍。

4.社會超低收入人群,窮則思變是他們奮起反抗的基本動因,而他們能否在變革中起作用,關鍵要看前幾類人群對他們的影響和發動。

5.那些抱著“先做好奴隸再做將軍”的卑微夢想,在都市里埋頭苦幹、拼命掙錢,卻仍然難以擺脫貧困的農民工。當整個社會的經濟大發展時,他們吃苦耐勞後還能有所收獲,而一旦社會經濟陷入遲緩甚至倒退、面臨崩潰時,農民工的生存空間被剝奪,他們也將成為變革的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