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世界華文媒體的政治版圖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1月6日訊】 一、華文媒體的生態變化

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世界各國華文媒體進入政治上的重新定位及量的擴張時期。這種變化,既與華人移民數量及原居地構成變化有關,也與中國的經濟實力增長及國際地位變化有關。更重要的是,北京當局此時已經意識到將華文媒體作為政治工具的重要性,通過它可以控制海外華人並通過華人社團影響其所在國政治,可以很好地「維護中國形象」。[1]中國的外宣負責人經常引用一個調查數據說明這一重要性:在美國少數民族中,1/4的人依賴本民族語言媒體獲取信息並表達自己的意見。這類媒體的價值觀、影響力超過所住國媒體的影響。西方許多媒體將這類媒體稱之為「躲藏在平常人視野之後的巨人」。[2]

既然華文媒體對海外華人能產生如此重要的影響,中國經濟上崛起之後,通過金錢統戰並創辦華文媒體,就構成中國「大外宣」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本章主要以美國華文媒體為研究對象。理由如下:

第一,在西方國家中,歐洲的華文報紙無論從質還是從量上,均遜於美國;[3]第二,美國在中國外交中居於第一位置,因而也是中國「大外宣」的主要攻略目標。

1、20世紀80年代以前:華文媒體的政治取向多元化

以美國為例,自20世紀50~60年代放寬移民限制之後,大批港、台移民來此定居,許多港、台留學生也改變身份成為移民。與早期華人移民相比,這批移民大多擁有較為雄厚的經濟基礎和較高的學歷,成功地躋身為美國中產階級行列。華人移民數量的增多(在240萬-260萬之間)、聚居區域的形成及移民文化層次的提高,為華人報紙的興起提供了社會條件。一批以港台移民為發行對象的報刊率先創辦,香港《星島日報》在美國印刷、發行,台灣聯合報系則在美國創辦《世界日報》。

美國華文報紙的市場定位與移民的政治傾向及文化偏好有關,而移民的政治傾向及文化偏好又與其原居地的政治形態有很大關係。從語言與歷史傳承看,香港、台灣與中國大陸同屬「中華民族」這一種群,但自20世紀中期以後,兩岸三地在社會制度、文化環境、生活方式等方面多有不同,由此決定了兩岸三地的居民在政治理念、價值取向以及目標訴求等方面亦有巨大的差異,這種差異決定了三地移民的價值取向與閱讀偏好不同。華文媒體要想生存,必須適應這種口味不同的偏好,找準讀者定位。也因此,市場本來就不大的華文媒體還被切割成為港、台、大陸讀者三個不同的媒體群。

從華文媒體的資金來源分析,最開始有居美華僑自營及港台報業財團投資等各種形態。以美國為例,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華文媒體大致為三種資金來源:

第一類是有大陸背景的華文報紙。這類報紙的資金來源分兩種情況,一是中國政府或新聞媒體在美國投資經營的,這種類型包括《僑報》(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投資)、《新民晚報》(母報是上海《新民晚報》)等;二是大陸新移民創辦的報紙。這類報紙據說在80年代已經出現,至90年代以後,這類報紙的數量不斷躍升。據統計,目前美國華文報紙近百家,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為中國大陸新移民所辦;加拿大約有30多家華文報紙,其中的70%為大陸新移民所辦;澳洲的20多家華文報刊,其中絕大部分由大陸新移民所辦;日本現有華文報刊30餘種,其中80%為中國大陸新移民所辦。與原有的「港台化」華文報紙不同的是,這些報紙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頗為大陸化:報紙的外觀設計大部分為橫排、右行文,一些報紙使用簡化字。在行文風格、話語方式亦與大陸趨同,比如大量引用新華社、中新社的電訊稿或國內報紙、網站上的信息,大量報導與中國大陸有關的新聞。這種特色是以前的華文報紙不曾具有的。[4]隨著來自大陸的新移民增多,大陸背景的媒體漸成華文媒體的主流。

第二類是港台新聞媒體投資的,比如《星島日報》(香港)、《世界日報》(台灣《聯合報》投資)、《自由時報》(2000年起改為授權代理)。據業者分析,這些報紙在前5年開拓市場時基本處於虧損狀態。

上述第一類及第二類報紙由於資本投入大,初期資金充裕時,在全美南加州、北加州、美南、美中、美東等5個市場區域均能見到。經營狀態不佳時,則收縮市場。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衝擊,上述三家港台報紙經營規模日漸縮小。只有《僑報》背後有政府資金,無需自負盈虧,至今在美國東西部大中城市華人聚居區的超市還可見到免費派送的《僑報》。

第三類是美國華人自行經營的報紙。這類報紙在21世紀零年代初期還可在一些華人經營的超市見到。後來,隨著互聯網對傳統媒體的衝擊日益增大,這些小本經營的報紙慢慢消失,即使存在也是慘淡經營。

媒體的風格往往由受眾塑造,這種情況顯然使得華文媒體很難走向規模化經營並提升文化品味。一些媒體業者對此觀察得比較清楚:「華人群體的大部分,對華文傳媒的需求還是比較簡單的淺層的。他們在這方面的需求,基本上還是在生活信息、經濟信息和周邊所發生的事情的領域裡,而高品味的深度的中文文化還只是一個較小群體的需求。」[5]

由於資金來源不同,媒體的受眾存在政治區隔,整個20世紀80年代,華文媒體的黨爭、政爭現象都相當突出。不過這種局面與90年代以後的媒體價值一元化相比,更符合自由媒體原則。

2、20世紀90年代:華文媒體逐漸向「祖國大陸」靠攏

隨著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中地位的日益重要,各國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增多,香港回歸日久、台灣島內政治生態亦發生重大改變,華文傳媒港、台、大陸三足鼎立並因政治觀點歧異而發生爭執的情況到20世紀90年代已有很大改變。

這一時期,中共政府提出了「和平統一」祖國的方針,並形成「一國兩制」的構想,在全球60多個國家成立了100多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6],以消解「台獨」影響為主要目標。在政治環境與讀者群體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之後,眾多華文媒體為了生存,逐漸向「祖國大陸」靠攏,漸以登載中國大陸的新聞與各種消息為主,價值取向發生極大變化。

但是,這種靠攏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華文媒體的生存,因為華人當中,有一大批人不讀中文。在1980~90年代間來自大陸的華人,其中大多數人通過接受教育,進入美國主流社會工作,早已融入互聯網時代,很少訂閱華文報紙。早期的港澳華人移民的子女即第二代華裔,他們成長於美國的環境中,絕大多數對中文和中國文化很陌生,缺乏親近和歸屬感。華文媒體的生存越來越困難。華文媒體人承認:「今天在美國的華文傳媒,能夠做到贏利的,是很幸運的少數幾家。因為華文傳媒的規模和影響的有限,媒體的主要經濟來源——廣告和投資,顯然就會困難。」[7]

這種情況使得中國政府與海外華文媒體產生了一種特殊的供求關係,經濟實力日益雄厚的中國政府需要在海外對華僑統戰,並願意為統戰工作支付大量金錢;而華文媒體程度大都程度不等地存在著資金困難。基於這種互相需要的「供求關係」,中國政府與海外華文媒體之間的合作越來越多,形式也日益多元化。一些聰明的華文媒體從業者預測:「在全球一片中國熱中,美國華文媒體豈能置身事外,如何積極扮演好中國媒體與企業進軍美國市場的橋樑與合作夥伴角色,恐怕是未來美國華文媒體發展的關鍵與機會。」[8]《英中商報》首席執行官楊騰波毫不隱諱地說:「從某種程度上說,海外中文媒體的發展,也是中國全球影響力發展的一個重要體現。」這段話等於承認海外華文媒體就是中共延伸至海外的喉舌。[9]為了在眾多華文傳媒中引起中國當局關注,華文傳媒負責人竟相表達忠誠:「要發揮輿論工具的導向功能」,「大力宣傳和努力推動反獨促統(作者註:反對台灣獨立,促進大陸統一台灣)是我們海外華文媒體的光榮使命和歷史責任。」[10]

海外華文媒體為何願意向「祖國母親」靠攏?日本一位華文傳媒人參加第三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之後,回到日本後寫了一篇「在冷靜與熱情之間」[11],談了他本人對參會的感受。願意公開表達這種細微的個人感受的文章極為少見,但魔鬼往往存在於細節之中,所以我多摘錄幾段。

談到中國主辦方的熱情時,作者寫道:「海外人士在異國他鄉學會了低頭,學會了忍耐,乍一下回歸故園享受嘉賓待遇,還真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開會之外,武漢市政府精心安排了參觀活動,湖北省博物館裡的編鐘表演,武漢雜技團的絕活,天下第一樓黃鶴樓,武漢市管理得最好的讓溫家寶總理感動得落淚的社區,我們都一一觀賞或體驗了」。與武漢同樣熱情的還有會議代表們兵分三路的參觀之地,如廣東、江西、山西等地。

這種接待的效果顯而易見,參會者均「為海外華文傳媒這一世界傳媒中的『弱勢群體』在華文的故土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而歡欣鼓舞」,感動到開始想自己「能為這片廣袤的故土做些什麼?」接下來,他對另一位參加會議的華人傳媒作者文揚所持的「招安」說法不以為然,認為「與其說是「被招安」,倒不如說是海外傳媒主動『靠攏組織』。已有事實證明,有『大陸背景』的海外華文傳媒聲勢更壯大,腰桿挺得更直些」,「我承認,主辦方對海外華文媒體有所期待,誰能說這種期待對海外辛苦經營的傳媒業者來說不是一個方向呢?這次論壇的主題很精練很及時,……給正徬徨著的海外華文傳媒提了個醒,報導中國是我們永遠的主題,是生命力所在;以自己的方式報導『中國熱』,是最緊迫的課題。在海外為中國說話,維護中國的利益不必羞羞答答,……的確,能夠讓五湖四海的同行手牽手,在世界範圍形成『華文網』,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事情。」[12]

以希臘雅典為基地的中文報紙《中希時報》那奇特的生存狀態,也許是說明海外華文媒體生存的一個樣本。這份週報創辦於2005年,每週出版一次。在該報的網站上有著這份報紙的「簡介「與「本報大事記」。有趣的是,該報對自身做為媒體的特質介紹很簡略,相當篇幅用來炫耀該報與中國政府及中國官方媒體的關係,比如「簡介」裡說:「2006年起,本報陸續與中新社、新華社、中央電視台、鳳凰衛視、人民日報海外版等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同時在國務院僑辦、中宣部等國家機構註冊。」對於該報及其負責人與從業者的業務水平隻字未提,最榮耀的事情是「2008年3月,和國內外眾多媒體一同見證了奧運聖火在希臘奧林匹亞古遺址點燃的神聖瞬間,並作出了大量的文字及圖片報導。本報社長吳海龍先生也榮幸的成為全世界海外華僑華人第一火炬手。」該報創辦6年來,所經歷的大事一大半是該報全程陪同中國政府高官來訪以及該報被邀請參加了中國政府舉辦的某項活動,如「2006年5月,中國全國人大委員長吳邦國訪問希臘,本報隨團全程採訪報導」;「2008年9月,參加由國務院僑辦文教宣傳司和中國新聞社聯合主辦的第四屆海外華文媒體高級研修班」;「2008年9月,參加由國務院僑辦文教宣傳司和中國新聞社聯合主辦的第四屆海外華文媒體高級研修班」;「2008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希臘,本報記者隨代表團全程採訪報導,本報也有幸得到了代表團成員的指點和好評」。[13]

如果不是該報網站上有時出現「本報」及「採訪」等字樣,這個網站的內容很像中國的基層政府機構對自己的介紹,這類介紹的重點就是列舉自己受到上級政府機構重視的各種「業績」。

這些華文媒體的負責人有不少是當年千方百計從大陸移民至海外者,為什麼現在卻表現出這種與他們移民初衷完全相反的態度?關鍵還是生存壓力,在華文媒體當中,認為「有大陸背景的華文媒體腰桿粗壯」已經成為共識,許多華文媒體將自己有大陸背景引以為重要的社會資本,並以此獲得中國駐外領館的信任與支持。一些老華文媒體因為在背景上無法與後來的新辦媒體競爭,對此頗有怨言。美國休斯頓一家華文媒體的總編與社長就曾抱怨過這種竟相爭寵帶來的過度「競爭」:「由於新的媒體以嶄新的面貌出現,有時甚至打著『獲得了XXXXX權威機構,權威人士支持』的旗號,很容易成為僑社(註:僑社往往由其所在地的中領館領導)的新寵,所以原有媒體便擔心僑社和廣大僑胞可能會『喜新厭舊』,一定會更加積極地參預僑社活動,努力地為僑社服務,爭取在僑社和僑胞之中不會失寵。」這兩位負責人還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國內某些方面的不恰當支持所造成的混亂。海外某些華文媒體在資金不足、創辦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通常會尋求國內有關方面的支持。國內有關方面,尤其是某些領導部門,如果給予了個別媒體以財力、物力或版面上的支持,實際上是對其它華文媒體的不公平。獲得國內支持的某些媒體可以打著某種旗號,以更低的成本和特殊的身份參加當地的市場競爭。國內這種實質支持的結果只會造成當地新聞傳媒市場的更加混亂,造成其它一些熱愛祖國華文媒體的更大困難。因此,筆者認為,國內有關部門對於海外華文媒體的支持應以精神鼓勵為主,對於某些尚未取得信譽的新辦媒體的實質性支持應該慎之又慎,對於熱愛祖國的其它華文媒應該做到合理公平。」[14]

為了得到來自中國大陸的資源支持,華文媒體之間的爭寵已到如此地步,自然只會對北京政府這類提供資源者的要求予取予求,哪裡還敢提什麼媒體的獨立性與媒體人的職業道德?

[1]虞寶竹,「中國新聞社社長郭招金專訪:共建和諧世界華文傳媒任重道遠」,人民網-中華新聞報,2007年08月31日(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6198886.html)。

[2]虞寶竹,「中國新聞社社長郭招金專訪:共建和諧世界華文傳媒任重道遠」,人民網-中華新聞報,2007年08月31日(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6198886.html)。

[3]畢研韜,「英國的華文媒體」,中國新聞研究中心(http://www.epsalon.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2232)。

[4]程曼麗,「海外華人種群變化對華文媒體生態的影響」,2005年9月22日(http://www.cmc.pku.edu.cn/Expert/Browse1.aspx?id=814)。

[5]王威(美國《彼岸》雜誌社副總編輯),「華文傳媒在美國的作為以及與中國大陸傳媒之間的互動」,第三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學術集錦(2005年,http://www.cmc.pku.edu.cn/Expert/Browse1.aspx?id=811)。

[6]「墨西哥成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中國網,2002年1月24日(http://www.china.com.cn/chinese/TCC/haixia/100452.htm)。

[7]王威(美國《彼岸》雜誌社副總編輯),「華文傳媒在美國的作為以及與中國大陸傳媒之間的互動」,第三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學術集錦(2005年),世界華文傳媒網(http://www.cmc.pku.edu.cn/Expert/Browse1.aspx?id=811)

[8]施復華(美國《洛杉磯時報》社長),「美國華文報紙市場現況與未來展望」,第三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學術集錦,世界華文傳媒網,(http://www.cmc.pku.edu.cn/Expert/Browse1.aspx?id=804)。

[9]「海外華媒是中國全球影響力的重要體現——訪《英中商報》首席執行官楊騰波」,

中國新聞網,2007年08月29日(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6186465.html)。

[10]張大衛(美國《芝加哥華語論壇》報社長兼發行人),「宣傳和推動反獨促統是海外華文媒體的光榮使命」,第三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學術集錦,世界華文傳媒網,2005年9月22日(http://www.cmc.pku.edu.cn/Expert/Browse1.aspx?id=806)。

[11]黃文煒,「在冷靜與熱情之間」,日本新華僑報網,2005年10月8日,(http://www.jnocnews.jp/news/show.aspx?id=9875)。

[12]黃文煒,「在冷靜與熱情之間」,日本新華僑報網,2005年10月8日,(http://www.jnocnews.jp/news/show.aspx?id=9875)。

[13]《中希時報》簡介及大事記,見中希網(http://www.cgw.gr/html/cn/zxsb.html)。

[14]金鳴峰(美國《美中信使報》總編輯)、謝忠(美國《美中信使報》社長),「從休斯頓地區華文報紙看海外華文傳媒的發展及其問題」,【第三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學術集錦】,世界華文傳媒網,2005年9月22日(http://www.cmc.pku.edu.cn/Expert/Browse1.aspx?id=807)。

文章來源:《縱覽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