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良臣:中國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Facebook

【新唐人2013年1月2日訊】一

2012年初,台灣大選,民進黨敗選。可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表現不俗。在她表達對支持者的感謝時,明確表示:「台灣不能沒有反對的聲音,不能沒有制衡的力量」。反對的聲音,就是異見。意見是小異見。異見是大意見。

其實,人類就是在不斷地否定中進步乃至進化的。人類歷史證明,那些對社會持批判態度者並非社會的敵人。而當代自由主義知識分子謝泳先生更是認為:「一般說來,凡是批評的聲音,最後證明總是對的。」

中古基督教會有一種制度,稱作「魔鬼的辯護士」。這種制度規定,中古教會每討論一種教義,必要有一個人擔任反駁此種教義,讓大眾盡力批駁他。還有一本談猶太人智慧的書中這樣寫道:「判處死刑的時候,如果裁判所的所有審判官意見一致,則判決無效。」

上述這一切都表明,異見是個好東西。即使是教義還是法庭審判,都需要有異見。沒有異見反駁的教義不能稱之為教義,沒有異見的審判,很難稱得上是公正的審判。由此推理,沒有異見的社會,不可能是公平正義的社會。

然而,中國大陸,好像不懂。遠的不說,近日,因在互聯網上發帖被當地檢察院控為顛覆國家政權一案——已被撤訴——的當事人蘭州失業教師陳平福,當媒體問他之前在法庭上是如何陳述的時是這麼說的:「我在法庭上主要說,這個指控是違反憲法的。我寫的都是親身經歷的事,咱們的社會道德素質在下滑。生活中、文化中,確實遇到了很多不好的東西,應該說出來,讓大家看看,不好的根源是什麼,為什麼出現這些情況,最終讓社會更好一點,推動社會向前發展。我沒想著讓大家造反,這不是我的初衷。」

轉眼就是新年!大家都喜歡說新年新氣象。可眼見已是歲末,我們的「新氣象」又在哪兒呢?我們想說什麼,又能說什麼!放眼望去,偌大一個國家,政府要民主一點,國民就民主一點;政府要思想解放一點,國民也就思想解放一點。官員的思想,就是國民的思想;政府的思想,就是國民的思想;再極而言之,中央的思想就是全中國人民的思想。這與毛澤東時代一個人的思想代表全中國人的思想雖有進步,但也實在太小了。

中共說不走老路,中國十三億多人就跟著說不走老路;中共說不走邪路,中國十三億多人就也跟著說不走邪路——只是什麼樣的路是邪路,同樣也只能由中共定義;中央說要繼續堅持馬堅持毛堅持鄧堅持江堅持胡,中國十三億多人也就只能乖乖地跟著說要繼續堅持這些東西。以此類推,我們誰都可以得出無可辯駁的結論,這就是:官員的思想解放到哪一步,國民的思想也就解放到哪一步;政府的思想解放到哪一步,社會的思想也就解放到哪一步;最後,中央的思想解放到哪一步,整個國家的思想也就解放到哪一步。

這不是很可怕嗎?托克維爾在《舊制度與大革命》一書第六章中說:「社會主義首先植根於國王專制制度」。也就是說,凡主張社會主義者,思想根子一定是專制的。可中共就是不承認,非說社會主義不僅能實行民主,而且比資本主義更民主;社會主義不僅也能搞市場經濟,而且比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發展得還要好。很有點天方夜譚的味兒。

中國最大的問題是什麼?明知怎樣做是對的,卻就是不願意去做;不願意去做不說,還偏要找個誰都不會信服的理由,說中國不能那樣做。三皇五帝,亙古至今,有這樣的道理嗎?更重要的還不在這裡,更重要的是有這種思想說這種話的人,他們一直代表中國。

可這樣的結果,我們已經都看到了:中國絕大多數人因為已經不需要思想,也就沒有了思想。中國更多的人,一個個都像沒有靈魂的木偶,他們的靈魂都攥在壟斷了思想的人的手中,一切都聽命於有思想特權的人的操縱。說起來,這要算是笑話,然而,卻又千真萬確。思想,這個原本是上帝贈送給人類的寶貝,它可以「精騖八極,心游萬仞」,不受任何時空限制。然而,在我們的國度,很多人對這寶貝卻像賈寶玉對待他的「勞什子」一般,自願捨棄了,實在可悲可嘆。自然,如果你當真去指責這些人,他們很有可能還會反問一句:不捨棄,又如何?普通國民要思想又有何用!

想想也是。什麼民主化,什麼解放思想,都不過是一時心血來潮,甚至就是一個個幌子。我們所說的「民主」,是對政府有利的民主;我們所說的「解放思想」,也是對政府有利的解放思想。甚至就像有位老者所言,我們的「解放思想」,是要你把思想解放到中央給你規定的思想上來,再說白點,就是把思想解放到「聽黨的話,跟黨走」。除此之外,我們不再需要什麼民主,也不再需要什麼解放思想。即使文明,我們有人所強調的「多樣性」,很顯然,也同樣是有利於政府的「多樣性」;那些不利於政府的文明,不利於政府的「多樣性」,就留給別的國度留給別國的政府吧。在我們的政府看來,那不是我們中國人所需要的。中國人民只需要中國政府所需要的一種叫做「多樣性」的「文明」,而這種「文明」又恰恰不同於人類那些已經高度發達國家的文明。

不過,這樣說,好像也不大能說得通。我們即使再主流的媒體,也承認當今世界上一些國家已經實現了高度文明,也承認我們的文明與這些高度文明的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既如此,按照人類常識,尚處在低等文明的國家只能向高度文明的國家學習,並逐步向高度文明發展,而不能因為自己還處在低等文明,就害怕自己的人民羨慕那高度文明,就「創造性」地弄出一個文明的「多樣性」來。

文明確實有多樣性,可「有比較即有鑑別」。至今仍殘存的美國印地安人,肯定也有他們的文明,然而,我們今天又還有哪個民族會傾心於印地安人那種文明呢?當人們把印地安人那種理當也要算「多樣性」文明中的一種,拿出來與高度文明一比,立馬相形見絀。所以說,我們絕不能以「文明有多樣性」為藉口來拒絕學習和引進人類更先進更發達的文明,更不應該還把人家走上高度文明的那條道路稱之為「邪路」。這些原本都是顯而易見的道理,如果還需要我們用冒著發表「異見」乃至會遭囹圄之災的代價,實在會讓整個地球上不論國別不論膚色的人都要感到心寒齒冷。

六十多年前,無數的人們浴血奮戰,推翻的是一個專制的「黨國」,而他們的理想,也是要建設一個自由、民主的新中國——其實,就連當時一個最大的「在野黨」不也一再發誓「要結束國民黨的一黨專政」嗎?然而,六十多年過去,這個在野黨在執政之後為何又重蹈覆轍,甚至比前一個執政黨有過之而無不及呢!

我當然承認,由於各種原因,包括國情,我們的政治文明一時半會兒還不能簡單地去與一些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相比,但我們完全能做到的,卻也沒有做到。比如,實現自由、民主、結社、罷工,這並不是多麼難以做到的一件事,更不是拿一個「國情」作藉口就能敷衍得了的,然而,大半個世紀,我們卻一直做得含含糊糊,吞吞吐吐。再比如,現在一遇上某些外交麻煩,所謂代表國家代表政府代表中國所有人的新聞發言人就口口聲聲說「我們是一個法治國家」。法治國家當然好,除了「黨國」,除了偏好專制者,有誰不喜歡法治呢。然而事實是無情的,它可以戳破一切謊言。別的不說,一言九鼎地執政了大半個世紀,至今仍沒有一部「新聞法」——這又如何證明我們是一個「法治國家」!

說起來,令中華兒女傷心不已,時至今日,不論國內國外,也不知有多少人都把我們這個據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國看作是一個「極權國家」。什麼叫「極權國家」,說白一點,就是專制國家。有些人似乎始終不明白,一個國家有沒有民主,有沒有法治,有沒有憲政,絕不是自己說了算的。

2012已經走完,在這歲末,中紀委書記王岐山給官員推薦了托克維爾的《舊制度與大革命》一書。很多人認為,留給新一屆政府實行政治改革的時間不會太多,千萬不要浪費了,因為整個國家已經是坐在大小無數的「火山口」上。

文章來源:《民主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