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2月13日訊】12月12日【中國禁聞】完整版
提要
長城防火牆開口中窺見的習近平
習近平和汪洋攜手 可以走多遠?
南京最牛拆遷辦對聯 背後牛什麼?
聯署要求205名高官公示財產
聯署要求205名高官公示財產
大陸民間人士最近發起聯署《公民建議書》,要求中共最有權力的205名部級以上官員公開財產,其中包括中共新黨魁習近平。
《公民建議書》借用習近平的話說,「腐敗問題越演越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鑑於形勢嚴峻,因此公民要求自上而下公示官員財產。因為高級官員掌握著巨大的公共資源,他們的權力影響著中國十三億公民的幸福安康。
目前,聯署行動還在進行中,不僅《建議書》正在大陸網絡中不斷被轉發,而且還開通了包括手機短信、郵箱、微博私信等多種渠道的聯署。到12月12號,簽名人數已接近百人,並且數字在不斷攀升中。目前,已簽名的人士,包括廣州中山大學教授艾曉明、北京獨立學者曹飛雲、廣州律師陳武權、北京律師丁家喜、廣州維權推動者郭飛雄等。
分析認為,公開官員財產,中共政治局的歷屆常委其實也不願接受,否則早就會推出相關政策措施。現在,中共新領導人習近平多次強調反貪,這份民間聯署《建議書》能否起到作用引人關注。
5名藏族學生涉嫌示威 被判刑5年
《自由亞洲電臺》12月12號報導,青海海南州共和縣恰卜恰鎮藏族學生,11月遊行示威後,先後有多名學生及僧人被捕,其中5名海南州「衛校」的學生,12月5號被判5年刑期入獄。
報導說,家人在他們被判刑後才接到消息,目前不清楚他們曾否接受法院審訊,也不知他們在何處服刑。
另外在12月10號,「世界人權日」當天,中共警方在黃南州民族師範學校,拘捕了18名藏族學生,他們被認為與上個月9號發生的黃南州同仁縣數千名藏族學生上街遊行有關。
訪民圍政府樓 要求不暴力截訪
12月12號,四川省成都市雙流縣興隆鎮三百多村民,到鎮政府前抗議村民代表在北京被截訪人員打傷,要求政府書面保證,在村民上訪的過程中,截訪人員不使用暴力。
《自由亞洲電臺》引述被截訪人員打傷的村民代表湯炳華的話說,如果不制止當局的暴力截訪,今後他們上訪,生命也得不到任何保障。
報導說,關注事件的中國天網人權事務中心負責人黃琦認為,成都市委書記李春城被雙規,為當地農民的維權行動注入了強心針,而鼓起勇氣要求政府書面保證不迫害,使中國維權運動取得階段性進步。
編輯/周玉林
長城防火牆開口中窺見的習近平
從這個星期一開始,新浪微博的用戶發現,似乎長城防火牆暫時開口,解禁了一部份官員的信息搜索。那麼,那些官員的相關信息被允許搜索,哪些還不可以,其中原因又是甚麽呢?
從12月11號開始,在新浪微博上用「胡錦濤」、「習近平」等官員的名字進行搜索,可以顯現相關信息,而不再像以往那樣,只是出現一條千篇一律的回答,所謂「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無法顯示搜索結果」。網友們紛傳「長城防火牆暫時開口」。
全球自由信息運動創辦人張新宇:「出現這種事情,是不幸的一種情況。就在於說,中國現在的網絡完全控制在政府手裏,它想開這個就開這個,想關那個就關那個。」
記者嘗試後發現,胡錦濤、習近平、李克強、王岐山等名字都可以搜索,甚至垮臺的薄熙來,和即將離任的周永康的名字也被解禁。但是,溫家寳的名字仍然被屏蔽,連帶著「胡溫」也成爲禁詞,曾擔任胡錦濤「大內總管」的令計劃也不能檢索。爲甚麽有人被解禁,有人仍然被屏蔽呢?
張新宇:「目前這個情況,一定是它政治鬥爭的需要。那並不是說是技術問題,或者是隨機的問題。是他們有意的,按照他們現在這個利益集團的需要,來做出這樣一個決定。如果過幾天有發生變化的話,也可能體現出他們內部還是在鬥爭。」
旅美中國社會民主黨中央委員會主持人劉因全:「説明要逐步的在媒體上,進行一些小的開放。就是對這些,他們認爲沒有大的衝擊的一些問題,他們就放開了。像習近平、李克強最近沒有甚麽負面的消息,所以它就放開了。」
不過,在中國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上,搜索這些官員的名字,頂頭還是會出現一行黑字,「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部分搜索結果未予顯示」,但是新浪微博上開的這道小口還是引起了外界注意。
張新宇:「他主要是想證明現在這個領導,和過去的領導是不一樣的。另外,習近平他三個策略,一個是反腐;還有一個就是搞經濟改革,跟隨鄧小平;還有一個親民。那他後面親民這一點,他就是體現說,你看我的名字你們可以隨便來查,那我出訪的話也不用封路。」
長城防火牆這次「開口」並不大,目前官方最不敢面對的「活摘器官」問題,還有「法輪功」等字樣都遭到過濾,「六四」和「趙紫陽」,「胡燿邦」等也遭到封殺。
張新宇:「因爲這些東西開放,對他親民這些沒有任何作用。對他現在要做的三件事也沒有多大的關係。特別是他要跟隨鄧小平,顯然是『趙紫陽』、『六四』這方面是不會解禁的。」
劉因全:「這個事情説明,國內現在還沒有進行大的改革的跡象。新的領導人上臺後,主要是爲了穩定局面,只能進行一些小的改革和小的動作。比如説懲治腐敗呀,改變一下作風啊,大的改革我看目前他們還沒有想這樣做。」
《新華社》上星期的一份報導,引述中宣部部長劉奇葆的話說,「要說審查策略會出現變化還為時過早」。劉奇葆說,為了在網上突出表現黨的強有力路線,必須「深入研究,加強對互聯網的建設、運行和管理」。
採訪/李韻 編輯/尚燕 後製/君卓
習近平和汪洋攜手 可以走多遠?
習近平首次以總書記身份離京,前往廣東省委書記汪洋主政的廣東省深圳市。與此同時,汪洋在廣州會見了來訪的新加坡交通部長呂德耀時,強調要繼續「深化改革」,並且借鑒「新加坡模式」,這些都讓外界產生習近平與汪洋越走越近的猜想。那麼習近平與汪洋攜手改革能走多遠呢?下面請看專家的說法。
據海外媒體報導,12月9號,汪洋在廣州會見了新加坡交通部長呂德耀,汪洋不僅提出要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而且表示,廣東願意借鑒「新加坡模式」。報導說,習近平在很早之前,表露過這種政治傾向。
分析人士推測,汪洋將很快卸任廣東省委書記,進入中央擔任副總理一職。因此,他這次的講話,更像是一種政治表態。而汪洋與習近平在改革方向上的一致,將有助於他在習近平領導的黨中央,發揮更大作用。
不過旅美的中國社會問題研究人士張健指出,習近平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維護中共獨裁統治。表面上是習近平支持汪洋和改革。實際上是中共利用改革的旗號、也利用汪洋的牌子,做的一次秀而已。
旅美中國社會問題研究人士張健:「如果說習近平想要拯救中國,不如說他就是想要拯救共產黨,他想讓共產黨再苟延殘喘多一天,繼續多一天來壓榨人民,那麼習近平和汪洋的關係,外界大家猜測的也是不錯,兩個人可能是在某些方面既得利益上會有一些關聯。那麼他對汪洋的支持,同樣也會導致他給以廣東省更加開明的一個策略。」
獨立評論員吳建國認為,習近平的南巡說明他無法或不願挑戰中共製度本身,而是走鄧小平那條老路,就是只改革和發展經濟,而不改革政治體制。
吳建國:「當然汪洋是個改革派人物,同汪洋『親密』可以塑造自己的改革形象。但是,汪洋在整個十八大是受排擠的,常委都沒有進,說明中共政權不接受這樣的改革派,所以汪洋他有甚麼作用,就是起改革派的花瓶作用。」
張健則認為,習近平這次去廣東,不排除他在廣東將繼續推行一些讓外界更加刮目相看的東西,比如民生議題,但是張健認為,這只是習近平拿廣東作為一個試點,而進行試點的最好人選,就是被外界看好的汪洋。
張健:「汪洋在國際上,目前的中共體制內他對於民生這樣一個威望,已經遠遠高於其他體制內的人物,那麼習近平選擇汪洋他們倆做搭檔,無論是在體制內的政治改革,或者在民生方面經濟改革,那麼抓住了廣東,所以就能把中國整個輿論導向,引到一個他所需要的一個位置。」
時事評論員史達表示,不管習近平與汪洋走得多近,中共當局也不會有任何實質上的政治改革。
時事評論員史達:「那至於說習近平與汪洋攜手能走得多遠呢?前面有胡錦濤跟溫家寶,當然不可能是同樣的模式,但結果都會是一樣的,誰要真正為中國老百姓謀利,如果損害到了中共黨的利益或者他的統治,這種親近動作馬上就會消失無存。」
史達提醒中國民眾,中共「十八大」剛剛提出: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所以大家對中共政權不要抱有任何希望。
採訪編輯/常春 後製/王明宇
南京最牛拆遷辦對聯 背後牛什麼?
大陸南京六合區長蘆街道「拆遷辦」門上,一副雷人的對聯,上聯寫著「拆天拆地拆天地」。這幅對聯在網上曝光後,被外界稱為「最牛、最霸氣」的拆遷辦對聯。還引發了大陸網民的譴責和嘲諷。
10號,有大陸民眾在網上發帖說,「南京最牛的一副拆遷對聯」出現在「六合區長蘆街道拆遷辦」,門上左右貼著「拆天拆地拆天地」,和「安民安心安民心」上下聯。
大陸媒體引用網友對這幅門聯的評價報導說:網友「忠哥巴適」表示:好大的口氣!;網友黃一聞說:上聯應改為「霸天霸地霸天地」;「山上有個老頭」說:「拆遷辦的對聯」下聯改一個字,「安」字改成「傷」,就通了。還有網友送拆遷辦一個橫披,為「暴力暴利」;而黑龍江民眾「秋風染紅葉」表示,拆遷辦早就臭名遠揚,它拆掉了多少人的平靜生活。
報導說,南京附近一家商鋪的店員表示,這副對聯已經掛了很久。他說,拆遷就是拆房子,怎麼拆天拆地了?據了解,在長蘆街道拆遷辦的大廳裡,牆上還貼著不少標語,比如「硬著頭皮、厚著臉皮、磨破嘴皮、踏破鞋皮。」等等。
南京居女士:「我一句話,掛羊頭賣狗肉。你寫的那麼好沒有用,你拆房子、徵地也好、甚麼也好,你要關心老百姓生活,要辦實事。」
這位南京居姓女士還透露,政府不管老百姓的日子怎麼過,好多被拆遷的人沒有房子住了,就在外面很簡陋的住著,生活質量明顯的下降了。
另外,由於遭到強拆而上訪的大陸訪民丁紅芬表示,「拆遷辦」為了要政績,實際上是在搶老百姓的房子。她家的房子和土地,當地政府沒有經過她的同意,從2004年就賣給了開發商,她根本不知道,直到2007年11月,政府才來通知,要拆遷。
大陸訪民丁紅芬:「我認為地方政府在搶劫,把老百姓的房子土地搶了以後,然後把土地賣出去,他們就是在弄那個土地上的財政。」
居女士:「實際上如果完全按照法制拆遷,你要買我的房子,買我的地,必須要我同意吧?現在實際上就是六,我根本就沒有權力,我同意你也得拆,我不同意你還得拆。」
報導還說,南京六合區長蘆街道拆遷辦的對聯曝光後,六合區街道分管徵地拆遷安置工作的工委副書記王小康表示,對聯是他想的,早在2010年底就提出來了。王小康說,長蘆街道位於南京化工園區內,中心工作就是服務園區發展,「發展就要用地,就要拆遷。」
據報導,長蘆街道從2000年開始為化工園供地,原來4萬多人口,目前還剩1萬多人。在三到五年內,原長蘆街道轄區要遷走所有人口。
大陸訪民馬漢良:「它是政府,它的權力大,它不講道理。我們這裡的拆遷辦他們說,法律管不了我們,我們呢,這裡不受國家的法律管的—-它就這個口號,你怎麼辦?」
在大陸,類似的拆遷狠話不讓人陌生。在黑龍江綏化市綏棱縣有官員對拆遷戶揚言:「你看電視了嗎?就是自焚也得把房子拆了,有你們哭的那天。」
而湖南嘉禾當地政府打出的拆遷口號是:「誰影響嘉禾發展一陣子,我影響他一輩子;誰不顧嘉禾的面子,誰就被摘帽子,誰工作通不開面子,誰就要換位子。」
媒體跟進南京霸氣拆遷辦的新聞指稱,11號,南京市紀委監察局官方微博發佈消息說,長蘆街道拆遷辦「霸氣」標語,有關部門已經責成街道拆除。
網友發表評論表示,「拆天拆地」的口號背後,儼然站立著一個「無法無天」的強權形象。缺乏對天地的敬畏、對法律的敬畏、以及對民心的敬畏。
採訪編輯/唐睿 後製/黎安安
中國的失業率和貧富差距
美國《華爾街日報》11號刊登「圖說中國的失業率和貧富差距」文章,文章指出,一份最新的調查報告,徹底打破了有關中國經濟的傳統看法。下面就來看看這份調查報告是怎麼說的:
中國西南財經大學、美國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教授甘犁:“在去年(2011年)8月、和今年(2012年)6月,對中國的8,000戶家庭作了兩次調查,調查表明,今年中國的經濟放緩,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大於人們原先所想。”
甘犁的調查發現,今年6月份,中國城鎮失業率是8.05%,僅略高於去年8月份的8%。但這差不多是國家統計局發佈的官方登記失業率4.1%的兩倍。
《六四天網》義工蒲飛:「它的4.1%是從那個登記失業人口上算的。中國沒法算,因為中國沒有一個明確的所得稅申報制度,失業(人口)應該從你每個月是否有正常收入來計算,但是你缺乏這個所得稅申報制度的話,你這個東西完全沒法算。」
而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經濟學教授謝田博士分析指出,中共當局不只失業率造假,幾乎所有數字都是假的。
美國經濟學教授謝田:「因為中共不光是失業率造假,它在GDP上也造假,在基尼指數上也造假。就是為了營造一個經濟繁榮的假象。而經濟如果要是繁榮的話,你失業率一定不能高。你失業率太高的話,你怎麼能是社會繁榮呢?怎麼能夠用來欺騙外資,吸引外資呢?所以這個數字從這個邏輯上推理,也是假的。」
報導說,甘犁所進行的失業率調查,是親自派遣做研究的學生深入城鄉,進行直接家訪,克服官方之前的障礙。
而調查報告指出,在總人口當中,大學畢業人群是失業率最低的群體,他們的失業率只有3.6%。
謝田:「如果這個社會只有4%的失業率的話,那這個大學生應該很容易找到工作。中共說它那個經濟增長是10%,失業率只有4%的話,那那個經濟增長連帶人就業,那中國肯定大學生都不夠用。」
根據甘犁的調查,中國的「基尼係數」為0.61,顯示,已超出「社會分配不公的危機臨界點」0.4甚多。另外,中國收入最高的20%的人控制著68.4%的收入,收入最低的20%的人僅控制著0.5%的收入。
他的調查還顯示,2011年有一半以上的中國家庭收入非常低,實際上沒有存下甚麼錢。相比之下,中國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掙錢很多,即便是在享受奢侈生活方式的同時,仍有大量的錢可以存入銀行,佔存款總額的74%。
謝田:「大家都知道失業率很高,經濟很糟糕的話,人們就會互相鼓勵,會更加…協力反抗中共政權的一個動力。它營造這種假象,讓人覺得可能其他人還不錯,只有我不好,只有我找不到工作。一貫的欺騙民眾,欺騙國際社會。」
根據《六四天網》在第一線所收集的數據,中國的農村人口有2千萬人因為「徵地拆遷」導致失業。
蒲飛:「這2千萬人的失業,肯定就會帶來一個完全的、整體的社會動盪的一個風險存在。所以,到現在為止,你要更改失業率,肯定要給別人一個能生存的制度,你這個失業率才會有所變化,如果你還是這個政策制定下去,我看不會有甚麼變化。」
甘犁說,政府的首要任務應該是收入再分配,將更多的可支配收入放到中國廣大家庭手中。而日前一份遞交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的《關於社會穩定、和諧狀況調查研究》說,社會長期分配不公、貧富懸殊兩極分化,加上官場貪污腐敗、黨群關係處於緊張、官民對立情緒惡化、警民衝突頻發等,形成了社會深層次、積壓難解的不穩定因素。
採訪/李蓮 編輯/周平 後製/葛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