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後十八大看點 中共政策變化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11月29日訊】(新唐人記者林妙音綜合報導)中國剛剛完成了十年一次的中共領導層換屆。習近平從胡錦濤手中接過中共掌門人大權。儘管換屆的實際過程表面看似很輕鬆,但有分析指出,步入「後十八大」時代的中共新領導層,最困難的挑戰還在前方。

《紐約時報》29日刊發了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斯隆商學院(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教授黃亞生的文章。

文章提到,雖然習近平在作為中共中央總書記進行的第一次講話中只透露出一點點轉變方向的暗示,但他確實譴責了「腐敗盛行的狀況」,並表示官員應「警惕腐敗擴散」。那麼,對習近平來說,前方的困難挑戰是什麼?

「這些挑戰要比改組政治局常委會複雜多了」,其中最主要的挑戰就是怎樣讓中國的政治體制更加負責、更加透明,並且更好地對貫穿中國經濟和社會的深遠改變作出回應。

在接下來的文章中,作者分析,中國面臨著兩個緊急而重要的政治目標。

一是應對幾乎是必然發生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減緩。增長放緩背後的因素相當複雜,其中一些因素還對任何短期的修復政策具有結構性抗力。但一個確切的因素是,之前的領導層對經濟管理不善,導致效率低下的國有部門實力增強,排擠了私營企業和銀行。

中共國家統計局10月18日公佈了中國的第3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較上年同期增長7.4%,為2009年第1季度以來的最低水準。第3季度GDP增長率低過於第2季度的7.6%。如果把目前的經濟增長率,與2008年之前的數據做比較,增長率速度差不多下降1/3。放緩明顯。

時事評論員伍凡分析,中共領導層換屆是政治因素,但是不會改變經濟趨勢。中國經濟金融惡化狀況,在十八大後不可能立即改善,而是有可能更加向惡化發展,因為中國民眾對大會結果失望,對中共更沒有信心和信任。有錢人加速移民外逃,世界經濟金融界對中共也不看好,因為他們看不到中共會改善對待外國資本的投資環境和政策。外資持續撤退,而新的外資在等待觀望,或者轉向東南亞等新興國家。

因此,伍凡認為,也就是說無論下一屆中共領導會怎麼辦,中國經濟大蕭條是不可避免的。

至於第二個政策目標,文章認為是應對泛濫的腐敗問題。隨著GDP增長放緩,腐敗將加大收入損失,並帶來更加可怕的政治後果。

黃亞生在文章中用幽默的語氣寫道,和其前任相比,習近平本人展現了更坦率、更務實的作風。按照中共的政治標準,「這算得上是巨大的進步。」「儘管這令人鼓舞,但習近平不太可能發起亟需的體制改革。中共領導層的死亡率表對政策的影響遠遠超過實際問題對政策的影響。鄧小平之所以能夠發起改革,只是因為毛澤東不在那裡監管著他。」

不幸的是,習近平沒有這樣的優勢。他的兩名前任—江澤民和胡錦濤都還活著。因此,遞增式的政策調整是可能的。而真正的政改,外界目前普遍並不看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