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1月29日訊】(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9日電)新新聞今天發表調查指出,新藥新醫材擠不進健保窄門,健保只是「基本款」,近7成民眾願多花錢吃原廠藥。
新新聞總編輯古碧玲指出,民眾常常碰到「明明繳了健保費,為何在救命關頭不能救命」的情形,這是因為健保砍藥價,原廠藥退出台灣市場,新藥總是先在別國上市,最後才進入台灣,而且在自費市場,請病人埋單。
古碧玲舉例,俗稱的止血3秒膠是以c.c.來計算的昂貴藥品,當病人緊急開刀時,家屬想要救家人性命,只能自費。
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徐國基用精品和平價的皮包舉例說明,塗藥支架可以減少心血管再度狹窄的機率,就像精品皮包,未塗藥的金屬支架則沒有額外功能,就像平價皮包。
在這項「重大疾病民眾就醫與用藥認知調查」中,近7成民眾願意部分負擔使用原廠藥,超過7成願意動手術自費購買藥品和醫材。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認為,「原廠藥」不等於進口藥、專利藥,「學名藥」不等於國產藥,而是專利過期的藥,其實民眾根本分不清楚原廠藥、學名藥,理論上,藥廠應該相同 。
滕西華指理論上成分相同,藥效應該相同,然而有些學名藥未評估生理吸收、規格不符、賦形劑不良、成分不穩,不該上市卻上市,迄今未下架。
立委林世嘉表示,生產專利過期的學名藥,連跨國藥廠在國外生產進口,有些進口藥是否國外不知名小藥廠生產傾銷到台灣,出問題的比率高過國產學名藥,這種「賤藥傷命」,是制度性的問題,衛生署沒有定期監測已上市的藥品品質。